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石壁五元两角凉亭创作者 郭守发的故事

一个人开着货车上山,采制作竹蜻蜓需要的材料。(廖俪芬/大纪元)
人气: 800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 , , ,

【大纪元2024年06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云林报导)2024年4月18日,世界竹组织正式认证台湾云林县为世界竹地标,这可是全球第一个城市获得这项荣誉!能有这一切起源于竹艺大师郭守发。早在2011年,为了重振古坑的观光业,在木马古道旁自己做了一长排“五元两角凉亭”,他不仅是竹林的守护者,更是竹艺的传承者。郭守发说:“能为云林竹艺贡献一份力量,觉得很荣幸。”

石壁五元两角景点。(廖俪芬/大纪元)

海拔1600公尺的竹艺达人

端午节这天一大早,郭守发就一个人开着货车,上山找孟宗竹的竹根,要用来当新作品“竹蜻蜓”的脚架。四个小时,一个人待在山上,还找了四支竹管,他说是用来做蜻蜓翅膀。已经76岁的他,对竹艺还是那么热情,只要有单位指名要他创作,他二话不说,马上揽下来,开始动脑发想新题材。他说:“我最喜欢新的考验,那可以让我整天充满活力。”

这支竹蜻蜓会随风摆动,相当讨喜。(廖俪芬/大纪元)

郭守发可不是一般的竹艺家。13年前创作了石壁景点:“五元两角凉亭”,他用自己种的孟宗竹,一根一根砍下,再一根一根剥竹、编竹,爬上爬下,当时就在二十公顷竹林里创作,可能是一整天,也可能是他忙完茶园工作后或家里民宿后利用空档完成的。

五元两角和木马古道景点相邻。(廖俪芬/大纪元)

他还搭配凉亭下方的地势,自己用怪手挖了生态池,取名为“农池塘”。郭守发说:“这都是我自己设计,不怕缺水,生态非常丰富,一阶一阶的非常漂亮。”

因为这里像电影《卧虎藏龙》里的场景一样壮观,经网友po文,很快就成为观光景点,这里不仅是他的心血结晶,更是石壁村的一大骄傲。(延伸阅读:组图:台湾竹林秘境 游客仿佛置身武侠剧场景

石壁的孟宗竹林,像电影《卧虎藏龙》里的场景一样壮观。(廖俪芬/大纪元)

郭守发感慨道:“第一代的凉亭,是我发想和创作的,流汗、流血,还要顶住寒风酷暑。刚来这边,杂草很多,因为这里有路,我来想做候车亭让人躲雨,这里刚好有叉路,我先做三角形,再过去的地形,再做四角的,五角亭、六角亭、七角亭、八角亭、九角亭之形式外,外加一个圆形亭,总共‘五元两角’,我就叫它五元两角休闲绿廊。”

郭守发说:先做三角形,再过去的地形,四角的,五角亭、六角亭、七角亭、八角亭、九角亭之形式外,外加一个圆形亭,总共“五元两角”。(廖俪芬/大纪元)

石壁风景区的迷人之处

石壁风景区还有木马古道、云岭之丘、杉木林步道。千变万化的山间气候,加上一大片的孟宗竹林,有如武侠片中才会出现的场景,每个角度都非常美丽,夏天的午后,经常会起雾或下雨。

郭守发说:“晚一些,会有雾从溪沟翻滚上来,相当壮观。”

石壁夏天午后经常云雾缭绕。(廖俪芬/大纪元)

木马古道最早也是由郭守发铺设的。九二一大震之后,草岭风景区休息养生了二十多年,观光业受阻。郭守发为了让石壁风华再起,独自完成五元两角和木马古道、农池塘的建设。

农池塘沿途景色。(廖俪芬/大纪元)
郭守发开发的“农池塘”生态丰富。(廖俪芬/大纪元)

十多年来,带动县政府对石壁的建设,包括现在的五元两角凉亭、木马古道、云岭之丘、杉木林步道等,让石壁不只茶园、咖啡出名,樱花和步道也吸引不少观光客上来踏青,还有青年返乡创业。郭守发回忆:“当初只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竹艺,没想到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正值石壁绣球花盛开的季节。(廖俪芬/大纪元)

郭守发的竹藤编工艺

作品:“蜻蜓”

这是一只大型的竹蜻蜓,是郭守发为了古坑的活动“竹宴餐”特别准备的。他很自信地说,整支竹子都能用来做很多工艺品,包括时钟、竹球、竹藤编背篮和水果篮等等,这些都是他自己研发的。

郭守发的竹编作品:时钟。(廖俪芬/大纪元)

他提到,为了放室外需要做防腐处理,所以用火烘过,这样才能摆放很久都不会坏掉。他把这只竹蜻蜓的尾巴做翘了一点,这样看起来比较活泼,而且竹片越薄就越活泼。他说:“制作时不能淋雨,要搬来搬去,很麻烦,但这样做才能防止腐烂,否则作品就会完蛋了。”

从竹蜻蜓头部,往身体看,可以感受到郭守发用心的寻找材料。(廖俪芬/大纪元)

作品:宠物提篮或放竹艺工具

郭守发说:“‘竹藤编篮’如果你会做这个,就可以出师了,因为这种编织需要很强的支撑力量,厚度要刚好,编织的时候才不会爆掉,两边要平均才能稳固。”他提到,可以在篮子上用藤绑一只蝴蝶来装饰。前面他用藤编了一个八卦图形,都不用钉子,这个篮子很特殊。篮子的底部用了两支竹子的根部,经过火烤处理,所以即使使用时磨损也没关系。

竹藤编提篮郭守发用来装竹艺工具。(廖俪芬/大纪元)

竹艺产业的未来推动计划

随着2024年的到来,云林县政府也在大力推动“竹产业复兴计划”。这个计划希望保护和推广竹艺,并希望借此带动更多的经济发展。

郭守发说这个木球有十层,非常坚固。(廖俪芬/大纪元)

郭守发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专业知识和热情,让这个计划充满了希望。他说:“看到政府重视竹艺,我感到非常欣慰,这是对我多年努力的肯定。”

这是郭守发竹藤编的创作。(廖俪芬/大纪元)

对故乡石壁社区的展望

今天的石壁社区,因为郭守发的努力,成为了一个受人瞩目的竹艺圣地。每一位游客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竹艺的魅力和郭守发的热忱。他的故事,既是对竹艺的热爱,也是对家乡的深情,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郭守发的竹艺作品精致美丽 。(廖俪芬/大纪元)
郭守发的竹藤编作品,细腻又实用。(廖俪芬/大纪元)

他说:“石壁的孟宗竹是最好最棒的在地材料,虽然创作有困难度,但只要我们愿意尝试,一定可以突破,也希望县政府多给石壁人鼓励,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更好。”

木马古道很亲民,路途不远,空气清新。(廖俪芬/大纪元)
木马古道被茂密的孟宗竹包围。(廖俪芬/大纪元)

责任编辑:玉珍

推荐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