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山 寰中绝胜──雁荡山

楚筠 整理

人气 4
标签:

坐落于浙江温州乐清境内的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而得。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奇秀,天开图画,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故有“海上名山”之誉。
  
雁荡山绵延数百里,跌宕起伏,根据地理位置,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通常所说的雁荡,指的是北雁荡山。雁荡山地处古火山频繁活动地带,山体主要由流纹质火山岩构成,在长年的岁月中,经过山体断裂、构造,河谷下切,岩层崩塌等地质活动,逐渐形成众多诡形殊状的峰嶂洞瀑,错落分布于45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成就了雁荡山“寰中绝胜”的美誉。

*历史悠久 天下奇秀
  
雁荡山历史久远,早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开凿,兴于唐而盛于宋。南朝梁武帝时,昭明太子在雁荡山南芙蓉峰下建寺造塔,成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唐代西域高僧诺矩罗曾率弟子来雁荡山弘扬佛教,唐僧贯休在《诺矩罗赞》诗云:“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到了宋代,雁荡山的规模更加宏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成为雁荡山的鼎盛时期。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墨客,如谢灵运、贯休、沈括、徐霞客、康有为、张大千等相继来雁荡游历,无不称之“奇绝”,留下很多咏颂诗文和摩崖石刻。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雁荡山一文称雁荡山为“天下奇秀”,自此,雁荡山名闻天下。



  
雁荡山地势峥嵘,以峰、洞、石、泉、门、嶂为奇绝,可谓形态万千、变幻无穷。山峰拔地而起,山形奇特;奇石状似人形,惟妙惟肖;飞瀑如练如烟,变化莫测;山中洞穴有的宽敞明亮、有的如迷宫曲折幽深。此外,山间瀑、泉、溪、涧、河、湖一应俱全,水清泉甜;林木葱郁、花草繁茂;古刹罗列,钟声延绵,香烟缭绕,无怪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掷笔而叹:“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真可谓观一山如历海内名山一日间。
  
雁荡山还有很多“门”,雁荡山的门不是通常意义下的门,而是两座山峰拔地而起,对峙而立,看起来像两扇门。其中显胜门尤为瞩目,此门两旁是高达二百米的峭壁,之间只有六、七米,十分险峻,故有“天下第一门”之称;展旗峰和天柱峰位于灵岩寺前,如同两扇巨大的门板。

*雁荡三绝 奇幻眩目
  
灵峰、灵岩、大龙湫称为“雁荡三绝”,是雁荡山景色精华所在。灵峰景致奇异,其夜景更是令人销魂。在夜幕之下,山峰映出片片倩影,形状奇特,有的如雄鹰敛翅、有的像犀牛望月、有的如夫妻相对、有的如倩女相思……诸峰形神兼备,观赏者浮想联翩,仿佛身在梦境。
  
灵岩被视为雁荡山的“明庭”,以灵岩寺为中心,灵岩寺始建于北宋,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后面是灿若云锦、状如屏风的屏霞嶂,寺前是高达250余米的天柱、展旗二峰,分立两旁对峙。相传展旗峰是上古时代黄帝征服蚩尤后,班师之际留下的大旗化成的。此外,灵岩寺左侧还有被徐霞客称之为“嶂左第一奇”的“天窗洞”,灵岩寺后是“龙鼻洞”,被成为“嶂右第一奇”。灵峰与灵岩市雁荡的“二灵”,古人称之为:“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
  
大龙湫瀑布举世闻名,是雁荡山泉瀑流水之最。瀑布高190多米,气势磅礡,朝夕晴雨,姿容各具。多雨季节,大龙湫瀑布从悬崖峭壁上飞泻而下,震天动地。而在旱季,瀑布则飘飘悠悠地从半空落下,水雾随风摇动,在阳光映射下,一片烟雨中透出美丽的色彩,犹如一条长虹,轻盈柔美,婀娜多姿。清代袁枚如此描述大龙湫瀑布:“五丈以上沿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雾难分焉。”
  
*“鸿雁之家”──雁湖
  
雁湖位于雁荡山顶,又名平湖,雁荡之名取自“雁之所栖,山之所以名也”。湖中芦苇丛生,秋天北雁南归时,栖宿于此。徐霞客称之“鸿雁之家”。古时,雁湖方圆十里,湖水常年不干,一片云雾濛濛、风吹芦苇,细细簌簌,秋冬之交,鸿雁云集,山顶传出阵阵雁鸣,为历来游客寻幽探胜之地。只可惜,现今雁湖已近干涸。

*结语
  
火山喷发成就了雁荡山奇特险峻、瑰丽多姿,既有山石峰峦之奇特,又有泉瀑流水之灵动,景致之变幻、胜境之引人,令古今人士叹为观止。正如灵岩寺门前的一幅对联所说“山雁荡,水龙湫,洞石佛,百二峰拨地凌云,海上名山称第一;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数千仞神工鬼斧,灵岩胜景叹无双。”@(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幽甲天下”青城山
“东方的阿尔卑斯山”——四姑娘山
会五岳之精粹 纳三山之灵气——中岳嵩山
天开神秀—“东南第一山”九华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