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的故事:撤殿营居

李剑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

唐代史书上记载:太宗时的大臣,只有个魏徵能尽忠直谏,太宗十分敬重他。一日闻魏徵所住的私宅,只有旁屋,没有厅堂。那时太宗正要盖一所小殿,材料已具,遂命撤去,与魏征起盖厅堂,只五日就完成了。又以魏徵好俭朴,复赐以素屏褥几杖等物,以遂所好尚。

魏徵上表称谢,太宗手诏答曰:“朕待卿至此,盖为社稷与百姓计,何过谢焉。”

夫以君之于臣,有能听其言,行其道,而不能致敬尽礼者,则失之薄;亦有待之厚,礼之隆,而不能谏行听言者,则失之虚。又有赏赐及于匪人,而无益于黎元国家者,则失之滥。而人不以为重矣。

今观太宗之所以待魏徵者,可谓情与义之兼至,固宜魏徵之尽忠图报,而史书之以为美谈也。
(选自明代张居正编撰之《帝鉴图说》)

【正 见网2005年10月09日】(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六朝宋史上记载:高祖刘裕没有发达以前,家境十分贫困。为了养家糊口,常常亲自到新洲河滩砍伐芦苇卖钱。那时,他总穿着夫人臧氏亲手缝制的棉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
  • 唐代史书上记载:一天,唐太宗看《明堂针灸书》。这本书记的是医家针灸治病的方法,上面有图形。太宗看到人的脊背上有许多穴位,而且与人的心、肝、肾等五脏息息相关。太宗不禁想到,打人脊背,则五脏震动,或致伤命。于是太宗下诏,命令问刑衙门,从今以后不许筈杖罪囚的脊背。
  • 夫太宗尊为天子,偶有臂鹞之失,见了正直的臣子,便惭愧掩藏,像害怕一样。盖太宗本是英明之主,自知所为的非礼,故深以为歉,宁坏了所爱之物而不恤也。臂鹞是他的差处,匿于怀中,是他的明处。
  • 大禹说:“我想尧舜为君之时,能以德化人,天下的人都依着尧舜的心为心,守体安分,自不犯刑法。今我为君,不能以德化人,百姓们各以其心为心,不顺道理,所以犯罪。因此,犯罪的人虽是百姓,其实是由于我之不德所致,所以让我感到痛心的,不是那犯罪之人,而是我的德行不如尧舜啊!”
  • 金门县金城镇水头村通码头路段,今天中午发生吊车翻覆事故,造成交通阻塞,吊杆压垮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宗祠建筑,黄姓长老和家族欲哭无泪,吊车司机李文忠受伤送医,肇事原因由警方调查中。
  • 太后说:“我听古人说‘为君难’。盖为天子者,置其身于亿万众庶之上,若治之有道,则民皆爱戴,而尊位可以常保。倘或治失其道,以致民众叛离,则虽求为匹夫,亦不可得矣!今我子虽为天子,吾方忧天位之难居,岂可以为乐乎!”
  •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待臣说:“妇人禁闭在深宫中,其情实在可怜。隋氏末年,招纳宫女没有限度。至于离宫别馆,并不是帝王巡游时驻跸的场所,聚集很多宫女,这都是浪费人力财力,朕不赞成这样。而且她们除了洒扫,还有什么用呢?现在让她们出去,自由嫁娶婚配,这不但省下钱财,而且可以使民众得到休养生息,也能让她们各遂其情性。”于是,后宫及掖庭前后共送出了三千多人。
  • 只因新法不善,致使百姓这等,伤了天地的和气,所以久旱不雨。如今要天降雨,需是把新法革去不用才好。神宗将此图反复看了几遍,才晓得新法之害与民间之苦如此,甚是感伤懊悔,长叹数回,袖了入宫,一夜不能入睡。
  • 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是清还是浊,是水源决定的。君王是政道的源头,百姓就像水。君王自身做假欺骗,却要臣下做到公正正直,这就像水源头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在道理上都是行不通的。
  • 玄宗遂对肃宗说道:凡人福禄有限,应当如此爱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