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加拿大政坛回顾与评述

大选为主轴 丑闻做推手 原则与利益的选择

标签:

【大纪元12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思明报道)未来史学家们书写加拿大的政治史时,2005年无疑将是浓墨重彩。一年内国会连续两次不信任案投票,第一 次政府靠一票惊险过关,第二次国会则首次以不信任提案推翻了政府。今年加拿大政坛以大选为主轴,以丑闻为主要推动力,而希望政客能抵制利益诱惑则是选民内心的呼声。

要不要大选,“这是一个问题”

总结今年国会山所见证的历程,大选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字。少数自由党政府在年初三反对党首次联合反对政府提案时已经显露出跛脚鸭的姿态。而随着自由党魁省分部和亲自由党广告商一起以公孥自肥证据的披露,联邦政府在半年中连续经历了两次不信任案的考验。

5月19日的第一次不信任投票中最关键人物既非总理马田,也非国会最大反对党保守党主席哈柏,而是前保守党政治明星Belinda Stronach,她在这项关键投票前两天戏剧性的退出保守党,并加入自由党成为内阁部长。没有她的戏剧性“临阵倒戈”,历史自将改写。

相比较而言,11月28日的第二次不信任投票则没有多少悬念,保守、魁人、新民主三大反对党联合倒阁,以“国会失去了对政府信任”的提案终结了本届马田政府17个月的短暂执政历程,同时也创造了直接以不信任提案推翻政府的先例。

丑闻调查法官获选“年度新闻人物”

据中央社12月18日报道,负责赞助丑闻调查戈梅里法官获选时代杂志2005年“加拿大年度新闻人物”。戈梅里法官所主持的对联邦赞助丑闻的调查今年频频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他的调查不仅影响了加拿大的政坛,也引发了公众对加拿大未来的思考。

在4月份有关赞助丑闻中关键性证词被公布后,自由党的民意支援率一度跌至16年来的最低点,落后保守党9个百分点。随后马田罕见的采用电视讲话的形式寻求选民的支援,并向选民承诺将在戈梅里法官报告公布后30天内召集大选。

戈梅里法官11月1日公布了丑闻的初步调查报告,报告中他批评了自由党,但认为马田对丑闻不知情。11月7日,在第一次的不信任投票中支援自由党的新民主党宣布放弃对政府的支援,并最终和其他反对的一起将政府赶下台,罕见的跨耶诞节冬季大选展开。

选民呼唤道德承诺

赞助丑闻的调查在加拿大民众中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人们普遍认为这表示加拿大民主体制的恶化。因为这种数以亿计的资金未经严格审计便被政府和公共部门官员私相授受的丑闻在其他成熟的民主国家,如美国和英国是不可想像的。因为在那里公共服务部门有很大的独立性,较少受到政党利益的影响,而且在他们的体制中,国会都拥有非常强大的监督政府的力量。

在加拿大,政府则比较缺乏这种监督机制。例如,最近在华人社区人头税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人便认为政府和华联会的协定实际是另一次赞助丑闻。因为华联会不少核心人物,包括主席陈丙丁实际都是自由党人,而华联会执行秘书林君更是与中领馆关系密切。不少华人已经因此表示将不会投自由党的票。

加拿大现行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因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无法短期解决。这便凸现了执政者道德操守的重要,多次民意调查都显示,绝大部分民众都将候选人道德上的可信度作为自己投票的标准,而上周举行的首次两轮大选辩论中,选民都对四大党派提出了严厉的道德质询,他们问这些候选人是否可以手按圣经起誓将遵守竞选诺言,并要求设定法律严惩不守诚信的候选人。

美加中三方:贸易成为大选政治牌

对华人来说,中共党魁胡锦涛9月份访加一事可能更多的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访问期间马田首次提出了“太平洋门户战略”,表示要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另外一方面访问使媒体聚焦中国的人权问题,马田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提到了中国的人权问题。

有分析人士认为,马田急于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关系与大选有关,一方面自由党大选主打经济牌,另一方面近来美加经贸纠纷频仍,不少选民对美国心存怨气,马田在大选中频频对美国表示强硬立场,而他提出的对抗对美国的办法便是要更多的与中国做生意。

不过最近在中共在汕尾再次开枪镇压维权村民,在加国主流媒体引起重视, 环球邮报长篇报导了此事件,指出中共镇压村民反抗依然未摆脱天安门广场曾用的伎俩 ,引发外界关注和恐惧。渥太华公民报则称,利益使得西方对屠杀了5000万人民的中共心存幻想,经济发展并未给中国带来民主, 并预言中共的瓦解,呼吁加国重审中加关系。

结语和展望

在纷繁和喧闹中2005年即将结束,加拿大将在2006年选举出新的一届政府。无论那个党派上台,都必须彻底告别赞助丑闻所代表的那种对利益诱惑的免疫力缺陷,都必须重塑政府在选民心中廉洁和诚信的形象,都必须在利益与原则对立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关新闻
加审计总长披露财务丑闻 驻丹麦大使被解职
廖红:由加国联邦资助款案谈腐败和新闻监督
【专栏】廖红:由联邦资助款案谈腐败和新闻监督
加拿大自由党丧失多数党政府地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