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农:赵紫阳后事显红朝末世征兆

人气 12
标签: ,

【大纪元2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鹿青霜郭若采访报导/程晓农先后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曾任体改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程晓农在美国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美国《当代中国研究》杂志主编。大纪元记者就赵紫阳逝世后,中共所为给海内外人士带来的影响和中国未来的走向专访程博士。

赵紫阳去世 中共所为让大家清醒 认识这个政权本质

  中国的老百姓和知识份子几千年来都有一个圣君贤相情结,老盼望着有一个好皇帝,有一个好丞相、有一些好清官,有了这些,就可以过好日子,也就因此放弃对民主和自由的基本制度的追求。换句话讲,老百姓就是盼着跪着活着多口饭吃,直着站起来多少年来就没有成为老百姓和知识份子真正追求的目标。

  正因为如此,每一次换领导人,就有一批知识份子出来唱颂歌,给新领导人脸上贴金,天真地以为或者想骗别人相信,这个新领导人一定比旧的好。但无情的现实最后每次都让这些包装和谎言破产。大家对朱镕基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最后发现他不过是又一个技术官僚,做了一大堆对不起国家和民众的事。他不但没有像他对老百姓许诺的那样把腐败遏止下来,他自己的亲属也同样卷入腐败当中。新的领导人也不例外。现实是一次又一次刷洗老百姓的眼睛,让他们重新思考,多少年来的圣君贤相情结是不是根本就不现实,也是不应该的。总有一天他们会意识到,中国的进步靠不了圣君贤相,中国也不存在圣君贤相,只有自己起来才能选择一个人民自己愿意要的民主自由制度。

  赵紫阳去世之后,中共对丧礼的安排,对赵继续的压制,不允许国内老百姓参与对他的追悼活动,加上海外有大批民众自发组织悼念赵紫阳的活动,明显地反映了民心向背,这件事情本身,就和贪污腐败,官员利用国家机器满足私欲的作为一样,帮助老百姓认清这个政权的本质是什么?它在多大程度上还保存了人性、正义和良知?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被现实唤醒,认识到这个党其实并不是他们应该追随或者支持的。

中共统治末期征兆:很多人退党 更多人心里拉开距离

  现在有很多人退党,我想更多的人是在心里面和这个党拉开了距离,这种现象在当年的苏联也同样非常明显,共产党的衰弱并不一定表现在有多少人公开宣布退党,而是表现在有多少人在心里面再也不把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共产党的宣传当回事,很多人是用一种调侃的、愚弄的,当然也是儒犬主义的方法来对待这个党,这就是一个共产党统治末期的征兆。

  比方讲在今天的中国,连官员们宴席上政治笑话也成了佐餐的主要调料,官员们再也不在乎讲政治笑话会影响到党的声誉,影响到个人的地位,他们似乎觉得不敢讲政治笑话反而是胆怯的表现。社会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一步一步的,它的最后结果不会与苏联最后的结果有太大的分别。共产党统治的终结,在所有共产党国家都不会例外,在中国也一样。当然终结的时间和终结方式,可能因国家和历史阶段的不同,因国民认知和观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没有人会相信这个世界到22世纪还会有共产党国家。

专家无法预测苏共垮台 微小因素可使中共倒台

  以苏共为例,美国有一千几百位研究苏联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还有社会问题的专家,没有一个人事先能够用他的理论推演和解释苏共政权的垮台,只有惟一一人,前美国国务卿布热津斯基,作过一个非常笼统的预测,说苏共寿命可能不会超过20世纪,结果被他说中的。但他那是个猜测,不是研究的结果,没有任何根据,也提不出证据。

  原因在于苏共的解体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深入社会、深入党内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谁都阻挡不住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先是这个党的威信逐渐逐渐丧失,然后是党员逐渐逐渐对这个组织离心离德,社会逐渐逐渐松散,镇压机器逐渐逐渐失灵,党的领导人越来越没有信心,党的领导人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窝囊,种种迹象,再加上种种外因,经济的因素、国际的压力等等,每一个因素都能让它整个统治机器进一步衰弱,这个过程延续到某个点上的时候,一个很微小的因素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突然跨下来。

  有人比喻说中国现在体制的架构很像沙漠里的沙山。到过沙漠地带的人都知道,沙漠里有很多沙山,没有人能预测它什么时候会倒下来,但很可能你抽掉几颗沙子,沙山的整个平衡就动摇了,然后“哗”的就塌下来了,所以有人说中国现在恐怕没有办法用一个简单的逻辑框架123456地列出中国局势演变的具体轨迹,也很难列出具体哪一年、哪一月、哪一个因素导致它的灭亡,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这个沙山现在已经极其脆弱。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万子青:《红朝谎言录》读后感
《红朝谎言录》新书发布会 学者专家盛赞
明居正:红朝谎言知多少?
程晓农:没有共产党  农民日子会好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