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创新系统有缺失 学者吁尽快改善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二十二日电)台湾整体社会必需加快脚步从制造转为创新研发,经济学者今天在科顾会议中直指,台湾的经济体缺乏有效的成长引擎,经济呈缓步成长,虽然整体科技竞争力上升,但经济生产力不高,甚至停滞不前,出现“创新矛盾”,这种整体结构性和系统性联结失灵的现象亟需补救。

  台行政院科技顾问组今天在公务人力发展中心举行“第25次科技顾问会议”,一百余位科技顾问莅会。这次会议与以往不同的是,采取较小规模的研讨,并要求主管机关针对问题提出政策和做法,再由专家提出评估、建议,此外也破天荒的不开放媒体采访。

  台湾经济研究院所长龚明鑫今早以“台湾创新系统的现况、问题与改革方向”发表报告。他表示,世界经济论坛 (WEF)最新的全球竞争力指标报告明指,台湾所处的竞争地位正由“效率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阶段,所以需要强化创新系统运作效率,提升创新的投资报酬。

  龚明鑫从科技竞争力、产业生产力、GDP、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等面向分析台湾创新系统的问题。发现台湾GDP在1992年突破1万美元后,至今盘旋于1万2千到1万4千美元之间,经济缓步成长,显示经济缺乏有效的成长引擎;虽然台湾整体竞争力上升,但经济生产力不高,甚至停滞不前,是“台湾创新的矛盾”现象之一。

  他从微笑曲线理论点出台湾的创新缺口出现在“前瞻原创性研发”和“国际通路品牌”两端;而且结构性的问题发生在“专利多、新产品多、但附加价值低”、“产业与科技国际化连结的结构失衡”、“整体研发投入的动能不足与结构失调”、“科技人力的质量均不足”、“创新系统内的互动与连结待提升”方面。

 此外台湾的创新体系也赶不上国际趋势,因为许多跨国企业逐步将服务和研发外包给中国大陆和印度,甚至在中国大陆设立营运总部、采购处、研发中心等,几年下来,包括印度、中国大陆、韩国等国已经拥抱上百家国际企业的研发机构。

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个国家缺乏制度与经济诱因之间的整合,使得技术进步受到限制。龚明鑫解释,系统内各组织创新网络联结与互动能量贫乏,主要是系统内成员相互联结关系薄弱,资讯流通不足,再加上法令规章设计有碍组织成员互动,会导致整体创新效率下降。

龚明鑫强调,科顾会议就是要提出产业化的具体规划目标─技术前瞻预测计划,同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并与预算分配连结,同时一定要将民间企业前瞻创新的功能善加利用,才能好好补救台湾正在起步中的创新体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