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名学者获颁中研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惠君台北2005年6月1日电)中央研究院今天举行2005年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颁奖典礼,共计17名学者得奖。中研院院长李远哲致词时表示,过去学者升等是看文章数量,他认为,发表一篇有重量学术著作比数量多重要,年轻学者著作奖是中研院深耕计划之一,鼓励独创性著作。

李远哲也指出,人类进步是靠语言,科学本身也是一种语言,沟通大自然和世界的语言。他说,有些年轻学者有独创性研究,但没有同行可以评鉴,由其他领域资深教授来评论,却无法通过升等,因此,中研院的鼓励机制中深耕计划就是强调独创性。

李远哲回忆,当他看到雕刻家朱铭的雕刻作品“太极”时,问他这是从哪里学的?朱铭回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学来的吗?李远哲听到后,感到很不好意思。因此,他强调,独创性是很重要。

在这次得奖的著作中,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助理教授林依依研究“台风与海洋的交互作用”曾被美国杂志“Nature”及CNN撰文报导推崇。

林依依表示,这项研究是透过卫星遥测证实,海洋中的绿藻数量在台风前及台风后有显着差异,也就是绿藻内的叶绿素浓度在台风过后是台风前的30倍,台风过后绿藻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是台风前的10倍。

林依依指出,台风前后绿藻数量变多这种说法以前就有,只是在观测上遇到瓶颈,无法观测,她说,以前是搭研究船出海观测,但有时效性,因为卫星进步,所以可以直接从卫星上观测到。

她强调,这项研究只是开端,未来还要努力,她也强调,这个研究是由包括台湾大学大气系教授吴俊杰等学者共同完成。

中研院2005年轻学者著作奖得奖人名单如下:

数理科学组:王子敬 (中研院物理所)、王振男(台大数学系)、吕及人 (中研院资讯所)、林志民 (中研院原分所)、林依依 (台大大气系)、黄迪靖 (国家同步辐射)。

生命科学组:王健家(中央大学生命科学系)、施修明(中研院生医所)、张銮英(台大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詹明才(中研院生农所)、薛一蘋(中研院分生所)。

人文社会科学组:李尚仁 (中研院史语所)、翁(方方土) 岚 (政治大学财政学系)、陈志柔 (中研院社会所)、黄宗仪 (台师大英语系)、廖肇亨 (中研院文哲所)、刘斐玟 (中研院民族所)。

相关新闻
花莲捕获全球最大巨口鲨
中研院院士钱煦当选美国家科学院士
戴东雄赠中研院史语所淡新档案影本
台湾淡水6种鱼类可能灭绝9种濒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