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非洲台湾工作人员 身经百战知福惜福

人气 26
标签:

【大纪元7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佳霏台北二十三日电)在非洲友邦布吉纳法索及查德工作的第一线台湾人员,不仅面对恶劣气候环境,还得忍受疟蚊及沙尘暴的威胁,但辛勤付出的同时,也相对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喜乐。施与受的过程中,前线人员说得好,“与其埋怨多刺的玫瑰,倒不如去赞赏多刺中那朵美丽的玫瑰花”。

实地走访被外交人员称为是“E区”(艰苦地区)的布吉纳法索及查德,看到在非洲有一群必须与时间赛跑,跑在日落之前,集中所有精力与资源,对当地的生命需求进行抢救的医疗服务。对驻地的医疗团来说,每一次的义诊就像是电力争夺战,争得不是自身利益,而是非洲友邦土地上每个大大小小的生命。


驻布国医疗团长黄其麟说,来到非洲大陆,除了心理建设需健全外,环境的恶劣及医疗设备的简陋,应该要有事先基本认知,并调整心态,不然容易产生打退堂鼓的想法。他认为,在这儿可接触到许多台湾已绝迹的疑难杂症,接受不同环境的严苛挑战,就是对自己的训练与磨练。

驻查德的护理长程怀正表示,比起布国,查德的治安情况更糟,医疗团、农技团及驻馆外交人员得时时严防当地暴民的攻击,尽管如此,她对这份工作仍无怨无悔。

记者访问查德期间,曾因水土不服而发高烧,程怀正悉心照料时,还不忘与记者分享,不管是台湾人还是非洲人,“我们都是付出同等爱心”,“爱心无国界,只要是有需要医疗的地方,就会有愿意奉献的人存在”。

驻布国的麻醉护士郭爱华,二十年来曾服务沙乌地阿拉伯、几内亚比索及马拉威等国,她把在海外护理的经验带回台湾,影响了不少年轻医生及护士的从业志愿,也愿意为世界医疗尽一份心力。

她说,这些年来,两岸在非洲大打外交角力战的结果,很多过去曾与中国建交时援建的医疗所,后来驻地国转与台湾建交后,都提出派遣医疗团的需求,但台湾年轻医生因为制度及家庭因素,不愿派外,使驻在国医疗团医护人员人手不足,青黄不接日益严重。

郭爱华笑称,虽然工作负担很重,但看到病人纯真的笑容,即使只是一两颗鸡蛋的礼物,也代表着友邦人民真挚的谢意,她更能体会到“知福惜福”的可贵,台湾比起非洲,真是好的不得了的天堂。

驻布国农技团水利技师吴正吉也说,在布国四年的日子里,他悠游于自然美景之间,享受静谧绚烂的星空,穿梭在单纯的人际关系里,这里有武侠小说中所形容的“退隐江湖”般的清静。

驻布国农技团农机技师吴德本,目前接退休的台湾太太一起在巴格雷农垦区生活,他们表示,两夫妻长年聚少离多,靠的就是互信二字,来到布国的生活很平静,可以培养很多以往觉得没时间培养的兴趣,他们对现状很怡然自得。


就像外交部长陈唐山所说,“要知道,这些无名英雄默默的辛勤付出,拢是为着台湾外交扎根(台语)”,以台湾目前的经济成就与开放思考的能力,有机会到非洲看看,感受台湾农耕、医疗团对世界的贡献,是了不起的成就,值得台湾民众借镜学习。

“与其埋怨多刺的玫瑰,倒不如去赞赏多刺中那朵美丽的玫瑰花”,多刺的是非洲友邦气候环境的恶劣与疾病丛生,而那朵玫瑰的美,就得靠自己到非洲慢慢发觉与欣赏。

相关新闻
7/16黑色星期六 全球3起空难68死
美国务院关切贪污问题仍是非洲经贸主要障碍
卢安达加派士兵协防苏丹达尔福动乱
六国行第二站  柯林顿向赖索托民众宣导爱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