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死观一╱树洒葬归尘土 台北穴位满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学庸╱台北报导〕台北市政府在九十二年底启用全国第一座树洒葬试办区“富德生命纪念公园”,反应热烈,原本预计明年底各树穴穴位才会葬满、启动轮葬的纪念公园,如今几乎已经“额满”、比原定期程提前将近一年半。

生命纪念公园提早额满

台北市殡葬处已编列一千万元预算,将以分期分区的方式在邻近的福德坑复育公园另辟面积达四公顷、至少可容纳六千个树葬穴位的大型树洒葬生命园区,这座园区预计将可在三年后启用,满足台北市未来十年的树洒葬需求。

树洒葬环保、经济且省事,虽然这种“没有墓碑”的新式葬法被许多传统人士质疑,认为不利于后人祭祀、慎终追远,但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树洒葬却愈来愈受到市民青睐、决定让往生至亲还诸天地。

台北市殡葬处表示,原本殡葬处预计每年大约只会有一百人登记使用树穴洒葬,所规划的树穴穴位,至少可以使用至明年年底再开始实施轮葬,但想不到各树穴穴位提早“额满”,殡葬处已经完成招标,要在邻近风景秀丽的福德坑复育公园另建广达四公顷的大型树洒葬生命园区,这个园区不但面积原远超过目前试办区的两百坪,也将同时扩充为至少超过六千个树穴穴位。

北市再规划城市森林型

殡葬处表示,在四家投标厂商中脱颖而出的这项规划案,以较为经济、有效的方式维持植栽景观,并结合休憩廊道、木阶平台、景观池、大型雕塑与自然步道等设计,俨然就是一座城市中的花园森林,但为了让园区和一旁的复育公园在空间上有所区隔、避免引起公园内游客惊恐,将以矮木丛与植栽作为区隔,以免引发游客疑惧。

〔记者郑学庸╱台北报导〕

农历鬼月即将结束,有别于民间传统鬼月的追思祭祀方式,台北市殡葬处昨天在富德灵骨楼旁的树洒葬纪念公园旁,以鲜花乐曲代替法会三牲,让花田树海中的丝竹乐声穿越阴阳,表达对至亲的思念。

台北市殡葬处设置树洒葬试办区“富德生命纪念公园”,过去一年十个月以来,一共有三百三十七人长眠于此、与花木星月为伴。

其中有三百二十七人选择树葬,其余十人则永存花丛之中,当中年纪最小的只有三天寿命,最高寿的则是九十三岁的长者;殡葬处昨天特地安排丝竹乐团演奏“春江花月夜”、“紫竹调”等清新雅乐,取代传统的嘈杂法会,现场没有三牲献礼,只有家属们的思念寄情于一束束鲜花,在朗朗晴空下绽开。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