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葭 : 米兰•昆德拉作品浅析之一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苇葭

人气 123
标签: ,

【大纪元8月9日讯】(一) 灵与肉为什么要分开?

一对情侣开车去渡假,忽然兴起,玩了一个游戏。在加油站加完油后,姑娘扮演顺路搭车的陌生女子重新上车,于是两人的关系变得复杂微妙起来,姑娘模仿那些曾经和恋人偷情过的轻佻女子,而姑娘自身的灵魂又不断跳出来交叉出现在恋人面前。这是米兰ܮ昆德拉的短篇小说《搭车游戏》里讲述的故事。姑娘的本我代表着为恋人所爱的灵魂,而模仿的却是恋人偷情时肉体上的满足。而最终,矛盾和猜疑使游戏者并为达到他们所期待的灵与肉的一致──姑娘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肉体上的快感,却失去了在恋人心中的诗情位置。在昆德拉的长篇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一段关于诗情记忆的描写:“人脑中看样子具有一块我们可以称为诗情记忆的区域。那里记下来诱人而动人的一切,使我们的生命具有美感。从他遇到特丽莎起,再没有女人有权利在他大脑的那一区域中留下一丝印痕。”

一生曾与至少二百个女人发生过性关系的汤玛斯医生,在他的大脑中,固执的留有这样一片诗情记忆区,这里没有肉体快乐上的记忆,只是小心的珍藏了一个女人的灵魂。在米兰ܮ昆德拉的小说中,灵与肉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灵魂似乎是必定要自肉体分离出来。作者固执的认定灵与肉是南辕北辙的,为什么呢?

特丽莎的童年记忆中,最令其心理沮挫的竟然是母亲的赤裸。她害怕自己的肉体与她人具有共性。无数的梦境中,她恐惧一排排无法分辨谁是谁的肉体。因为肉体的物质特性,使其本身无法将自己与其他肉体区别开来。特丽莎隐约明白了一个道理──本体的独特性在灵魂。为了自己的独特的灵魂,她来到布拉格。灵魂浮出身体的特丽莎出了一个洋相,她的胃咕咕叫了起来。于是昆德拉说:“人们忽视自己的身体,是极容易受其报复的。”特丽莎的胃残酷地揭露出人类的一个基本经验,即心灵与肉体不可调和的两重性。

不管是《搭车游戏》中的姑娘还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特丽莎,她们都渴望灵与肉的完美统一,并为此付出代价。然而最后她们无一例外的的失败了。姑娘的游戏中,身兼二职,希望可以体验恋人与那些偷情的女子之间的性爱,她终于享受到了欲仙欲死般的性爱高潮,却丢失了在恋人心中圣洁的不可取代的诗情记忆;特丽莎在与工程师的出轨中,终于发现,原来不爱一个人,也可以与这个人做爱,也一样可以得到肉体的快乐。作者由此告诉我们,性爱是一种物质的东西,物质化的一如我们的肉身。而只有单独分离于身体之外的灵魂才能真正飞升天堂。灵魂与肉欲的交合使灵魂降低了格调。肉身的沉重压抑了灵魂。

(二) 媚俗──灵与肉纠缠不清的世界

题名“灵与肉”的两章内容中,作者和我们一样在追寻一个答案:在灵与肉之间,我们终究可不可以找到一条和解之路呢?

事实上,人生活在世间的状态,大多数时间是混沌不堪的。我们常常精明到在极其相似的两件事情上寻找细微的差异,却忽略了本质不同的东西之间的明显界限。汤玛斯则是作者给我们的一个清楚的例外。灵与肉是两个王国,汤玛斯偷情、偷腥、偷欢,但在穿越这两个王国的疆界之时却从不偷渡。理解他的萨宾娜于是说:“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 汤玛斯的确不媚俗,因为他不投降于灵与肉纠缠不清、抵触龃龉的世界。

隐约觉得媚俗这个词,在翻译中选择的并不特别恰当。但是实在也想像不出更适合这种灵肉纠缠的状态的中文单词。媚俗的本质是人类坚定的认为对自己的生命具有所有权。书里有大量的关于媚俗的例子。美国参议员陶醉并眩耀草坪上奔跑着的孩子们的幸福;布拉格五一庆典的游行队伍和口号;奔跑穿越柬埔寨边境的女明星等等。当我们把幸福的定义集中在物质状态下时,我们的世界就是纯粹的媚俗的世界。所有看似美好的东西,快乐的东西甚至崇高的理想统统产生于由物质所决定的意识时,媚俗便不可避免的发生。

昆德拉说:“媚俗的起源在于无条件的认同生命的存在。”并且依赖于生命存在的基础──物化的一切,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肉体以及所有适合并对我们的生存提供养份和依据的东西。因此可以认为,媚俗是混同意识(灵魂)和物质(肉体)的龌龊结果。昆德拉笔下的媚俗并没有局限在特殊的极权状态下,虽然在小说中无法不流露出由于自身的经历和对苏联统治下的捷克现状的不满,但是当萨宾娜看见德国一个政治组织为她举行的画展中,描述她的画是为反对共产主义而斗争时,她愤怒的回答:“我的敌人是媚俗,不是共产主义!”事实上媚俗普遍存在于灵魂被肉体遮盖的世界,由物质所决定的意识宣扬的世俗的美好,是不具备真正的审美价值的。

灵与肉是我们生存的两极。小说中提到史达林儿子之死:“当他不忍再看到人类生存的两极互相靠近得瞬间可及的程度,当他发现崇高与卑贱、天使与苍蝇、上帝与大粪之间再无任何区别,便一头闯到铁丝电网上触电身亡了。 ”史达林儿子死了,可是活下去的人们依然无法摆脱生活强加于每个人身上的媚俗。没有人可以被世俗赦免,在这个社会里。媚俗是一道为掩盖死亡而关起来的萤幕。为了生存,为了豁免死亡,我们无可避免的媚俗,甚至媚众。

由此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上。不需要答案,因为我们只能生活在这个媚俗的世界,没有第二个空间。

贝多芬的声音宣布:“非如此不可!”
人生是从诞生到死亡的漫漫迷途,媚俗是存在与忘却之间的必经之路。
萨宾娜依然想逃避媚俗,逃避从存在到忘却的必经之路,萨宾娜选择的方法是背叛。

(三) 四种类型的人

昆德拉在小说中根据人们渴望承受的观众的目光的种类,将所有的媚俗者分成四种类型。
期待公众的目光的人。歌星、影星还有政客。
期待熟悉的人的目光的人。沙龙和酒会的主人。
期待爱人的目光。当他们的爱人闭上眼睛时,他们的空间将只剩下一片黑暗。
最后一种是梦想家的期待,他们是永远为远方的某一双眼睛生活的人。
照个镜子,你属于哪一类?

(四) 萨宾娜的背叛之路

“萨宾娜认为,生活在真实之中,既不对我们自己也不对别人撤谎,只有远离人群才有可能。”萨宾娜就是这样一种人,永远在逃避不可逃避的东西。萨宾娜的逃避的方式叫做背叛。背叛是打破现有的规律,背叛的成功继续则需要坚定的自我掌握。依靠这两条,才能从媚俗之喧嚣大路悄然隐入旁边的某个平静的小树丛。有媚俗的广阔大路,就一定会有通幽的小径。在中国也有萨宾娜,他们被叫做隐士,比如陶渊明,比如令狐冲。他们以归隐田园和远离江湖来抗拒媚俗的世界。然而萨宾娜却在她的背叛之路上遇到了致命的问题。萨宾娜说:“没有目的的美。说得对。换一种说法,可以是‘错误的美’。世界上的美整个儿消失以前,美还会依赖着失误而存在一阵子。‘错误的美’──这是美的历史上最后一个阶段。”

背叛即是一种没有目的的美,它违反了美的本意,具有毁灭的倾向。然而这种对本意的违反却具有奇特的审美价值。所以说是一种错误的美。一次背叛后,需要另一种新的忠诚才可以维持这种背叛,换句话说:背叛后需要有明确的投靠物件。否则的话,如果没有明确的投靠物件,那么结局就是第二次背叛的产生──对第一次背叛的背叛发生后,第一次背叛成为记忆中的一种短暂错误的美。

所以萨宾娜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背叛,最后完全消失。

成功的背叛必须要有明确的投靠物件。笑傲江湖是一个伪命题。令狐冲对江湖的背叛是失败的。陶潜却是一个特例。陶潜所追求的适意,是一种舒适的涵义广泛的境界,与忠诚毫无关系。然而在遥远的年代里,这种境界却被宽容的允存下来。于是陶潜给后人留下了这样美好的诗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使这种“错误的美”得以永恒。世外桃园也因此而成了媚俗世界里的人们最遥不可及的一个梦。

(五) 尼采的眼泪──人类道德实用目的的否定

《创世纪》说,上帝创造了人,是为了让人去统治动物、植物和其他一切万物。昆德拉说,这是因为《创世纪》是人写的而不是马写的。上帝是否真的赐予人类管辖万物的权力,这并不重要。因为人类的道德体系已然根据实用主义将人天然当做了造化的管辖者。笛卡尔说人是自然的主人。但是尼采不这么认为。在看见马夫抽打一匹马时,尼采抱着马放声痛哭。

“这就是我所热爱的尼采,正如我所热爱的特丽莎──一条垂危病狗把头正搁在她的膝盖上。我看见他们肩并着肩,一齐离开了大道向下走去。那条大道上正前进着人类,‘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在尼采的眼中,对人类的个体是失望的。但是对人类的整体,对万物和自然,却是充满了怜悯和慈悲。让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于自然之中,和鱼和马同生──在这种天堂牧歌式的生活中,没有人类的实用庸俗的道德。对天堂牧歌的渴望,就是人不愿意成为肉身之人的渴望。一支奏响于天堂的牧歌,唤醒了沉睡于肉身之下的灵魂。
苏醒的代价是什么呢?

(六) 永劫回归──生命中的轻与重

“永劫回归”的意思就是昨日的无数次重现。这只是一种幻觉,因为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只能经历一次昨天。昨天不可以再现,无论痛苦还是快乐。

我们生活于“永劫回归”的反面状态,一种不可经验的生活。某个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可能被复原重现。因此我们不能比较生活的好坏,因为只有一次的生活,没有可对比判断的物件。永劫回归的反面就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只能经历一次的生活,因为无法比较而没有存在的意义。“一切都被预先原谅,一切都被可笑的预先允许了。”这种状况颠覆了道德存在的意义。

我们只能活一次。因为只能活一次,肉身的意义轻如鸿毛。所有的经历因为忘却而充满了甜美的轻。

巴门尼德说: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而贝多芬认为,重是积极的东西。我们不应该忘却,在我们苏醒了的灵魂之中,总会有值得千百次重复和回归的记忆。“永劫回归”可以存在于苏醒了的灵魂之中。意识中可以达到的永劫回归,才是生命之本源与价值。

灵魂苏醒的代价是沉甸甸的意识。

04/30/2004(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天隅之城.美国故事》第一部 岁月的泡沫(4)
《天隅之城.美国故事》第一部 岁月的泡沫(5)
《天隅之城.美国故事》第一部 岁月的泡沫(6)
《天隅之城.美国故事》第一部 岁月的泡沫(7)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