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谈《开放》2006年1月号内容(二)

标签:

【大纪元1月12日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记者林迪报道)《开放》杂志是香港为数不多的政论杂志。记者林迪就《开放》杂志今年1月号的内容采访了主编金钟先生。在访谈的第二部分,他们谈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人数可能从明年的十七大恢复为七人制的名单,以及该刊纪念刘宾雁专辑中的不同意见。

记者:金钟先生,您刚刚提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可能从九人恢复为七人制,这一辑你们也提到了北京传出的具体名单。

金钟:正式名单说现在九个人留下四个人,胡温不用讲,他们两个重要人物留下;另外一个是曾庆红,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台湾、香港现在都交给他负责,他的权势越来越大,所以他留下。

另外吴邦国,他和其他人比较问题比较少,他们认为是比较好的一个。这四个人留下来,其他五个人都下去,包括上海帮的黄菊,反应很不好的。还有几个我就不多讲了。

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留下四个人,新补上三个人,第一个是张德江,在广东的一把手,第二个是周永康,现在是公安部长、国务委员,在一个是何勇,风纪委二把手,他以后当然就接吴官正,这两个人都是政法系统、公安系统。

而这个张德江十六大调到广东之后,这几年广东接连不断出问题,而这人的面貌也是很多人都看到了。所以用这三个人进入新的十七大的常委,那最后能不能进去?那真是我们不知道。

记者:如果这样的布局回到七个人,那这三个人当中,前面两个似乎是很有争议的,在海外的议论当中,这两个都是口碑不怎么样的人,所以这样的布局如果成势的话,您认为未来的趋势将会是怎样的格局呢?

金钟:我认为这个格局就是胡温曾这三头马车的格局,当然形式上,体制上还是胡锦涛的独裁制,党政军大权他都是NO﹒1,实际上可能就是三头马车这样寡头政策。至于罗干,到时候肯定要下的,都已经70岁了嘛!当中就属他年纪最大了。

记者:刚刚过去的2005年,被称为中国的良心的海外流亡作家刘宾雁去世了,你们这一期有一个专辑,能不能作一个介绍?

金钟:我们纪念刘宾雁先生的去世,的确是带有一个研究性质。这里面我想最主要还是曹长青、苏晓康他们的文章。尤其曹长青他的文章是一种政论分析的写法,他跟刘宾雁先生的关系,当然不是私人关系,而是在一些观念上面分歧,他把这一点就写得比较清楚。

他认为刘宾雁的比方说“第二种忠诚”,还有刘宾雁反右之前的共产党社会跟制度的肯定,还有对西方左派的看法,在这几个问题上面他跟刘宾雁是分道扬镳。

记者:曹长青说不管刘宾雁提出第几种忠诚,最后还是要忠诚共产党。像苏联、东欧知识份子一样,从整体上否定共产党,主张接受共产主义。他把刘宾雁和苏、东的知识份子做比较。

金钟:但是曹长青他也相当肯定刘宾雁人格的特质,他的道德精神等等。最后他还写了一点报告文学,他对这种文章的体裁提出了一种的意义,对这一点我个人也相当的认同。

我觉得可以谅解的是中国的具体的时空背景,中国社会并没有完全的新闻自由,所以很多人都去搞文学、写小说,就是可以用一种虚构的方式去说一些他想说的话。尤其是去批评社会现象,包括共产党的领导。

记者:你们在专辑当中从各个侧面,包括对刘宾雁不同意见,以致批评意见都有表达,这样可能更立体、更凸显一个人。

金钟:我们这样更真实的把刘宾雁,透过大家对他的纪念、怀念来体现出来,我想对研究当代中国知识份子的道路也很有参考价值的。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17大领导班子名单外泄 广遭议论
胡锦涛布局十七大制衡“上海帮”
金钟谈中共高层权力斗争可能提前召开17大
全国人事棋 胡锦涛尚欠关键一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