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脑的生活教育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打孩子,我可以把他们变成律师、医师、科学家,或是强盗、土匪。”华生认为,教育孩子就如同马戏团的驯兽师训练野兽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不需要任何的“思考”。

  于是你教什么,孩子就应该学会什么。

  是吗?中国的教育方式,早已肯定了华生的这种假说,因为我们的传统教法,基本上就是华生理念的缩影,我们强调“示范”,我们喜欢“填鸭”,我们爱用空洞的“口号”,就是不让孩子“思考”,于是我们长大之后,通常说得很多,想得很少,懂得很贫乏。

  我相信,从小让孩子做环保,是一件很好的生活教育,但方法上似乎可再斟酌。首先,生活教育不是强迫式教育,硬生生要求孩子吸收我们大人公认的好行为。这样的方式,很像我们以前的劳动服务,试问:它真的给了我们什么?

  其次,生活教育也不该流于形式,每星期做二天环保,其他五天是不是什么都不必做?或者环保本来就是一曝十寒的口号?其实孩子需要的是“随机教育”,比方说,出去郊游的时候,能把随身所带的垃圾一一打包,放进垃圾筒,这样的“以身作则”,就是一种随机教育,从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如此的教育效果,远远超过所有的形式教育。

  孩子真心喜欢的是趣味的教学方法,一如“卡通”或是“儿童剧场”,将想教给他的生活习惯,揉成一出活泼、生动、有趣的戏码,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这样才能烙印深深,成为孩子真正的技巧。

摘自: 游干桂著作《别让童心去流浪》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翠的爸妈快要离婚了!前天小翠告诉我这个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最恐怖的消息。我问她:“为什么会变这样呢?”她说她自己也不清楚,但猜得出来,一定跟她弄坏那只刚买回来的大恐龙有关;再不然就是她偷捏弟弟两下,所引来的后遗症;或者她太顽皮,使得爸妈不得不分开。

  •  “孩子是善变的动物”,最近几天真的领教到了,说起六岁的女儿,就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前一刻才跟我说:“妈妈我好喜欢你!”下一刻便马上翻脸的告诉我:“妈妈最讨厌了,我不跟你玩了。”

  •   初听家庭剧场的父母,往往会张口咋舌睁眼告诉我:“我又不是演员,怎么可能和孩子一起演戏呢?”
  • 西方的研究报告指出,要经常有效地向孩子“示爱”,可以使他成为一个很快乐、又有自信的小孩。

  •   倘若上帝愿意安排一个不睡觉的狂欢活动,我家的杰敏一定会第一个报名。哎!
    你可能不敢相信,杰敏还经常问我:“人为什么要睡觉?”言下之意是“不睡觉
    的感觉真好”。
  • “对抗”我们家的小宝,已成了我回家以后的第一件重要大事,我先生说,我在制造一场“亲子大战”,其实并非如此啊!实在是小宝太过叛逆了。
  •   跟任何成人一样,儿童也有喜、怒、哀、乐,当他们的情绪困扰,无法获取适当的解决方案时,就有可能沦为心理疾病的患者。常见的儿童问题包括有:焦虑不安、畏惧、强迫性行为、歇斯底里症、忧虑、拒绝上学、头疼等等。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