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替代能源 外资抢进 中国粮油价格猛涨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2月3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三日电)“中国经营报”报导,中国正在推进可替代能源战略,发展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等生物物质能源,各路资本尤其是外资因此涌向农产品期货,对赌农产品未来升值,导致中国大陆粮油价格迎来一轮强劲的涨价潮。

报导引述上海通联期货分析师王伟波指出,中国期货市场的资金正在快速从金属和能源期货向农产品期货流动,除了天然橡胶之外,农产品期货正全面走强。

王伟波指出,今年七月份中国的农产品总市值增幅近百分之六十,而工业品降幅为百分之七点二三,其中百分之五十二点七七的总市值增量,明显是场外资金所为。

报导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曾指出,中国要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而发展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成为实施替代能源的核心战略之一。

一位期货界人士就此表示,当玉米通过加工可以转化成乙醇汽油时,“玉米已经开始具有能源属性。”

其他一些农产品如大豆、小麦、红薯、甜高粱等含有糖分的农产品,同样可以转化成为生物能源。

然而,在有限的耕地下,农产品很难在短期实现大幅增产,于是“猫一样的资本很快嗅到了个中腥味”。

报导引述中国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目前中国进口的大豆,已经有相当部分直接用于生物能源加工,例如中粮集团利用此前从华润集团收购来的华润生化和华润酒精,强势搭建生化能源事业部平台,而这“同样会导致部分陈化粮甚至可食用粮食,直接流进加工燃料乙醇的生产线。”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食用油市场出现迅猛的涨价潮。例如四川粮油批发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十一月三十日的近一个月,四川一级食用油批发价格每吨涨人民币一千元,四级菜油每吨出厂价突破八千元,创三年来新高,比去年同期上涨五成。

报导还引述东北九三集团未具名的高层人士指出,从二零零五年九月至二零零六年八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两千八百四十万吨,同比增幅达到百分之十一点九,“高额的大豆进口量背后,是外资通过直接参股、控股中国榨油企业,左右内地食用油销售价格。”

他认为,中国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出发,不但要严防外资借机抬高中国食用油价格,更要防范外资对中国食用油产业形成垄断。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预测,各路资本进军农产品期货,对赌农产品未来升值,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很可能会招致宏观调控大棒”。

相关新闻
英国驻台代表拜会杨秋兴 盼密切交流
英富豪呼应柯林顿吁请投钜资研发干净能源
夸口要救地球 英富豪将投资近千亿
植物油车辆可能成为印尼的新未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