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函】

张学良、蒋经国和毛泽东的皇冠(之二)

---读几位重要人物的回忆(之二)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12月8日讯】

二、促成西安事变,毛歪打正着

张国焘的数万红军实际上也是西北反蒋计划的依赖力量之一,按各方商订的方案,他的四方面军北上新疆,背靠苏联,以保卫”三位一体”,中共,张学良和杨虎成的联盟被称为”三位一体”。后来,过了黄河的二万多四方面军被马步芳的骑兵消灭,张在党内的地位急遽下降。

张到陕北后发现,联合张学良的事务由毛泽东总策划,周恩来负责具体的谈判。与张学良的电报往来,由毛一人垄断包办,给少帅的电报稿,毛不让别人参与拟定。

他在电报中极力给张抬轿子,如扣蒋后,毛给张的电报称:”唯君马首是瞻!”

做唯一抗日领袖的欲望,以及中共许诺的苏联援助,终于使西安事变发生。事变违反了”联蒋抗日”的方针,斯大林极为不满,亲自发电报给中共:事变是日本阴谋,苏联不予任何援助,张学良没有领导抗日的份量,蒋是唯一有资格的人物,应将蒋释放,如中共不放人,苏共将与中共断绝关系。当事人张学良在他自己的回忆中更着重强调斯大林的电报。张国焘还说,这电报使张少帅非常愤怒,认为被出卖,以往中共老吹嘘苏联会援助。

别的资料显示,当时的苏联舆论极力谴责事变,这进一步证实了斯大林的立场。斯还指出,中共也没有领导抗日的份量。

在莫斯科压力下,中共不得不示意释放蒋,朱德、毛泽东原主张将其交”人民公审”。斯大林救了蒋一命,于是结束剿共,一心抗日。苏联许诺大量援助,实际给了1.7亿美元。苏军名将朱可夫,一度出任蒋的军事顾问。

综合张国焘,张学良的回忆录,可以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为避免两面作战,斯大林切望中国拖住日本,苏联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共的活动必须有助于苏联的生存。

毛泽东使尽浑身解数给张学良抬轿子,促成了西安事变。事变违背莫斯科的意愿,几乎酿成内战,利于日本,危及苏联安全。出人意料的是,想必也出乎斯大林的意料,事变却促使苏共和国民党再度合作,完完全全遂了斯大林的心愿。中共由此绝处逢生,迅速壮大。毛泽东大概也没想到,给风流少帅戴戴高帽,却使皇冠戴到了自己的头上,真可谓歪打正着。(5)

斯大林的援助无疑有附加条件,八路军、新四军的独立自主,应是苏援的条件之一。别的资料说,”皖南事变”发生,苏联代表对蒋提出质问,蒋答复,处罚不服从命令的新四军,属于内政。他在私下表示,宁愿不要苏援,不能继续容忍共军的抗命。

张国焘还提到一个细节:周恩来对软禁中的蒋说,经国在苏极受优待,他将助其父子团圆。为什么周在这个特殊时候提到蒋经国,此前,蒋根本打探不到儿子的消息。他是不是在提示:能否同布尔甚维克再度合作,关系到经国的生死。后来的事实显示,周恩来实际上配合了斯大林的人质政治。蒋介石于37年元月指示拨款给中共,接受其投诚。37年3月,苏联允许蒋经国启程回国。对斯大林的人质政治,国共两党都讳莫如深,因儿子丢了江山,无光彩可言;夺权有赖于人质政治,会使”伟光正”减色。

张国寿回忆录中的信息,同张戎著作的提示没有大的区别。

樵夫 2006.11.26◇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17集
叶大鹰筹拍《西安事变》 孙红雷出演张学良将军
力虹:溪山无语,难舍难分
张学良故居吸引中国观光客 竹县府寻老故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