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

張學良、蔣經國和毛澤東的皇冠(之二)

---讀幾位重要人物的回憶(之二)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訊】

二、促成西安事變,毛歪打正著

張國燾的數萬紅軍實際上也是西北反蔣計畫的依賴力量之一,按各方商訂的方案,他的四方面軍北上新疆,背靠蘇聯,以保衛」三位一體」,中共,張學良和楊虎成的聯盟被稱為」三位一體」。後來,過了黃河的二萬多四方面軍被馬步芳的騎兵消滅,張在黨內的地位急遽下降。

張到陝北後發現,聯合張學良的事務由毛澤東總策劃,周恩來負責具體的談判。與張學良的電報往來,由毛一人壟斷包辦,給少帥的電報稿,毛不讓別人參與擬定。

他在電報中極力給張抬轎子,如扣蔣後,毛給張的電報稱:」唯君馬首是瞻!」

做唯一抗日領袖的欲望,以及中共許諾的蘇聯援助,終於使西安事變發生。事變違反了」聯蔣抗日」的方針,斯大林極為不滿,親自發電報給中共:事變是日本陰謀,蘇聯不予任何援助,張學良沒有領導抗日的份量,蔣是唯一有資格的人物,應將蔣釋放,如中共不放人,蘇共將與中共斷絕關係。當事人張學良在他自己的回憶中更著重強調斯大林的電報。張國燾還說,這電報使張少帥非常憤怒,認為被出賣,以往中共老吹噓蘇聯會援助。

別的資料顯示,當時的蘇聯輿論極力譴責事變,這進一步證實了斯大林的立場。斯還指出,中共也沒有領導抗日的份量。

在莫斯科壓力下,中共不得不示意釋放蔣,朱德、毛澤東原主張將其交」人民公審」。斯大林救了蔣一命,於是結束剿共,一心抗日。蘇聯許諾大量援助,實際給了1.7億美元。蘇軍名將朱可夫,一度出任蔣的軍事顧問。

綜合張國燾,張學良的回憶錄,可以看到一個不爭的事實:為避免兩面作戰,斯大林切望中國拖住日本,蘇聯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共的活動必須有助於蘇聯的生存。

毛澤東使盡渾身解數給張學良抬轎子,促成了西安事變。事變違背莫斯科的意願,幾乎釀成內戰,利於日本,危及蘇聯安全。出人意料的是,想必也出乎斯大林的意料,事變卻促使蘇共和國民黨再度合作,完完全全遂了斯大林的心願。中共由此絕處逢生,迅速壯大。毛澤東大概也沒想到,給風流少帥戴戴高帽,卻使皇冠戴到了自己的頭上,真可謂歪打正著。(5)

斯大林的援助無疑有附加條件,八路軍、新四軍的獨立自主,應是蘇援的條件之一。別的資料說,」皖南事變」發生,蘇聯代表對蔣提出質問,蔣答復,處罰不服從命令的新四軍,屬於內政。他在私下表示,寧願不要蘇援,不能繼續容忍共軍的抗命。

張國燾還提到一個細節:周恩來對軟禁中的蔣說,經國在蘇極受優待,他將助其父子團圓。為什麼周在這個特殊時候提到蔣經國,此前,蔣根本打探不到兒子的消息。他是不是在提示:能否同布爾甚維克再度合作,關係到經國的生死。後來的事實顯示,周恩來實際上配合了斯大林的人質政治。蔣介石於37年元月指示撥款給中共,接受其投誠。37年3月,蘇聯允許蔣經國啟程回國。對斯大林的人質政治,國共兩黨都諱莫如深,因兒子丟了江山,無光彩可言;奪權有賴於人質政治,會使」偉光正」減色。

張國壽回憶錄中的信息,同張戎著作的提示沒有大的區別。

樵夫 2006.11.26◇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九評空中讀書會 第17集
葉大鷹籌拍《西安事變》 孫紅雷出演張學良將軍
力虹:溪山無語,難捨難分
張學良故居吸引中國觀光客 竹縣府尋老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