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台湾余屋卖压 下半年恐出现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文忠台北一日电)根据房地产业界评估,去年房市平均销售率下调至50%至55%左右,供给过剩问题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出现较明显卖压,但如果今年经济成长率如预期较去年好,或两岸经贸政策出现较大开放,余屋卖压恶梦可望舒缓。

中华民国建筑开发公会公布去年台湾地区市场推案状况,去年全台地区推案户数12万8730户,较93年成长25.5% ;去年推案金额达新台币9655亿元,较93年成长30.7%。

其中,北台湾五大区块去年推案量达7440亿元,是近10年来最大量,去年全年余屋量达 4万3465户,累积未卖出去的资金亦达3801亿元;五大余屋量区块中,以台北县余屋最多,基隆余屋最少。

台北市余屋量前三名的行政区,分别是内湖区、中山区及士林区,但三区余屋户数都不到1000户,显示台北市因为地狭人稠,房屋需求量稳定成长,预售屋平均房价更在去年创下每坪 41.54万元历史新高,今年预售屋平均房价可望仍有3%至5%涨幅,这些区域的余屋可望于今年上半年消化。

住展杂志研发长倪子仁表示,台北县余屋量前五名区域则为林口、三峡、淡水、中和与树林;林口与三峡跃居前二名,主因大型造镇案带动推案风潮,使大案小案都出来抢食市场,于是林口与三峡推案量爆增,并演出“多杀多”互相竞价厮杀场面,两区在今年将迈入交屋与新成屋完工高峰期,如果无法有效去化,今年预售屋推案量又无法减少,房价将面临往下修正压力,平均一成左右的价格下调恐无法避免。

台北县的淡水地区属大台北区捷运较早开通地区,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可说年年都是北台湾推案热门战区,在推案量欲小不易下,去年余屋超过2000多户,随着卖压出笼,房价支撑点面临严酷考验。

北县中和地区去年几乎是工业住宅主导,房价不但出现价格破坏效应,更因为推案量过于集中,使区域的客源开发殆尽,中正路、中山路周边成为余屋量较大区段,房价今年亦将面临下修。

桃园地区是首次购屋族首选,根据北区房屋的统计,每4位跨区购屋的首次购屋人就有1位会选择桃园地区落脚,而桃园市中正特区与南崁交流道周边的芦竹地区,因紧临交流道,有地利之便,年年都是超级战区。

然而去年因北县林口、三峡推案热络,使原本可以抓到三成左右台北客的桃园市与芦竹乡个案,出现台北客大量减少的市况,去年底新成屋每坪12万元的支撑点已有松动迹象,今年因余屋卖压不小,新成屋的支撑点待观察。

新竹地区方面,竹北市已超越新竹市成为推案量最大区域,因高铁顺延一年通车影响,原本打算购屋的消费者观望,不急于进场,销售率下跌,使余屋出现,但随高铁今年10月通车,余屋卖压可望进一步去化。

去年北台湾会出现10年来少有的大量,显示房地产开发商并未看坏后市,才会积极进场推案,然在台湾整体景气基本面欠佳情况下,房市整体表现未如预期,使去年余屋量较往年为多,如果未能有效去化,势必影响今年销售成绩与房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