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少明:内地传媒身处《冰点》

崔少明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月22日讯】内地近年社会矛盾尖锐,藉吁收紧言论来确保稳定。但一而再再而三,终于激起千重浪,党内元老和知名学者群起抗议,美国政府高调出击,为三月人大、政协年会和四月胡锦涛访美蒙上了阴影。

由于本国IT(资讯科技)公司无力抵御中国对网络的控制,美国决定出手。在野党主导的众议院传召四大网商,督促其对付“独裁”、“暴政”。为免被国会牵吁鼻子走,国务院连忙将维护网上自由纳入外交政策,矛头对准中国。

中方说,政府“管理”互联网,目的是使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一切依法行事,十分宽容,只有极少数涉及色情或恐怖主义的外国网站遭到封锁,没有人因为在网上发言而被捕。但现实中,中国的自由和人权观很少包括政治。要想说服西方中国有充分的资讯自由,谈何容易。布殊以此为口实后,胡锦涛作客时,又须多准备一样筹码作为交换。不只此,美国上周增设机构,以监察中国有否落实世贸协议。中国对美国网商的“管理”,势将被新设机构挑剔。

美国四大IT公司Google、Yahoo、微软、Cisco为中国过滤当局不接受的政治资讯、提供异见分子的资料,被议员直斥其“为钱跟暴政合作”,“可恶,羞耻!”其中Yahoo与当局合作而导致两名中国网民被捕,更成为众矢之的。

由于在法律上,中国严而美国松,近月备受同行抨击的网上新霸主Google确有双重标准:在本国与政府抬贡,拒绝提交网民资料;在中国则听话,不为网民搜寻犯禁的网页。

但Google的自辩激发了我们的思考:拒绝妥协,令十三亿人都没有资讯,还是说,在有限制下提供资讯,让最多的人享有相对的自由,用中国话说,“宁可玉碎,不为瓦存”还是“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视乎目标是远是近,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形下,也会作出不同的抉择。

网商难以侈言洒脱

美国议员有纳税人供养,可以靠反中扬名,自然大义凛然。但IT业瞬息万变,今天是龙,明天可能是虫,能否抢占中国市场,可能是行内成败的关键。加上在华经营时须兼顾本地员工的安全,网商也就难以洒脱。

以我的经验,与政治扯得上边的资讯均遭到内地审查。香港的新闻媒体里,港台和商台被内地的网络“口岸”(gateway)挡在境外,报纸只有三份爱国报和一对姊妹报获准放行。有港人在内地时,曾遥距登入在港的学术网,成功阅览港报。但当局对境外的学术网可能防范较松,不等于遥距登入香港一般的ISP账户也能绕过审查。而且这是两年前的事,IT技术日日新,防漏与渗漏的角力永远不会game over。报载,美国资助的“人权黑客”群起进攻中国网络的“防火墙”,“偷鸡”用的软件正在内地散发。不用说,中国的网络禁军正忙于堵截,内地黑客也在反攻美国的网络重镇。

就异见网址来说,台独、藏独网官味重、更新慢。纯粹出于好奇,看一遍就不会再光顾。真正具杀伤力的是“流亡类”新闻网。博讯、法轮功“大纪元”等在内地有线眼,消息快而多,全天候更新。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年底层民怨大,汕尾武警杀人事件若透过网络传开,后果难料。

愈来愈多人不怕党
相对于涉外性质的网络控制,“整顿”《冰点》在内地引起的反响更大。这份周刊因为发表中山大学哲学系老教授袁伟时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严重违背历史事实,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所属的)《中国青年报》的形象”,上月底停刊。

该文难容于当局,怀疑因为说内地历经文革等政治运动后,至今仍然教导青少年喝“狼奶”,暗批共产党不放弃斗争哲学。但这项揣测即使能证实,以内地今天的尺度看,也不至于停刊的“死罪”,难怪激起“六四”以来党内最强烈的抗争。前中宣部长朱厚泽等十三名元老联名,指当局长期对新闻事业“恶性管理”,“只有极权制度需要新闻管制,妄想永远把大众蒙在鼓里”。措词之尖锐近乎党外的异见,令人想起末期的前苏联。

对此,当局沿用近年对付反叛媒体的惯例,“畀波过唔畀人过”(指足球场上,把对方的带球者与皮球分离,使失去攻击力)。《冰点》定于下月复刊,但须打倒昨日的我,在复刊首期否定上述的袁文,并且把“激进”的主编李大同和副主编卢跃刚调去做“研究”。

《冰点》员工不满阵前易帅,但传媒人地位高、收入好,发过牢骚后还得开饭。换人后,言论会转趋温驯。(作者“亚子”去年出版的小说《报社》很能说明内地媒体的现实,本栏或另文介绍。)但党内元老整批豁出去、知名文人联名上书胡锦涛,说明愈来愈多人不怕党。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变天,年轻人藉吁挑战当局来扬名立万。《冰点》复刊后,早晚会有员工打“擦边球”。打压传媒求稳定只会激发更多抗争,形成恶性循环。到了禁无可禁时,当局就得接受现实。

宁可诲淫?不准论政
《冰点》停刊,中宣部据说是黑手。宣传部是“伟大领袖”当年钦定的“中共三宝”之一,掌管几乎所有文人,思想左、管理硬,招文人痛恨。但该部真正的问题是保党权不保人民、管政治不管道德。传媒在政治上处处设限,但民间网站以健美、教育、交友为名大卖“情色”,就连中宣部直属的党中央喉舌新华网和人民网也以此【附图】来提高点击率。

性自由是社会开放的一种指标,只要不超出公众的承受力,有比没有好。但若以此来换取稳定,传媒只可诲淫,不可论政,与愚民何异?希望这不是中央让港人“马照跑,舞照跳”的本意。

人民网上周四用来吸引网民的最新女性内衣:(life.people.com.cn/GB/1091/4099655.html)。照片来源不详。

新华网上周四转载自路透社的钻石比基尼(news.xinhuanet.com/fashion/2006-02/16/content_4188268.htm)。

(信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中正:体制内外看冰点
动向杂志传北京301医院爆发爱滋病
楚一杵:冰点复刊,万马齐喑
【学渊点评】胡锦涛舍弃“驱张”战友收编张德江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