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哲说故事】撑场面

阿哲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小林因为有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所以出手很阔绰,不但身上穿的都是名牌衣服,且为了营造浪漫的气氛,经常买昂贵的鲜花送给女朋友或带她到高级餐厅用餐。不仅如此,他对朋友也很讲义气,他常说:“钱再赚就有,可是朋友是永远的。”因此与朋友出去花天酒地时,他经常抢着付账。

用钱把场面撑起来以后,为了继续维持下去,他开始向银行贷款,也招了几个互助会。后来还因为盗标了几个互助会被告到法院,而且银行也催促他还债。在走投无路下,他家搬了、手机号码也换了,最后连工作也丢了,女朋友也跑了。

其实简单的生活花费并不多,负债累累的人大部分都是用钱漫不经心或把收入用在无谓的花费上造成的。时间的积累是很可观的。想一想,如果小林能有储蓄的习惯,他的人生可能就完全改观了,因此养成收支有节制、有计划的习惯,是每个人都应该面对的课题。@*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明是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刚开学时,一位同学自我介绍时说:“我姓朱,诸葛亮的朱。”小明指正他说:“诸葛亮姓诸葛,不是姓朱,而且他那个诸和你那个朱,也不是同一个字。”那位同学听了以后,很不服气的说:“你乱讲,哪有人家的姓是两个字的。” 两人于是争执不下,后来决定找一个人做公正人,谁输了就要罚跑操场一圈。当他们问到另一位同学时,那位同学不加思索地回答说:“这有什么好争论的,诸葛亮当然是姓诸了,不然姓什么?”
  • 某警官从学校毕业没多久,就担任派出所主管职务。他从学校所得到的知识与寒暑假实务单位实习的经验,使他自认为对警察的工作很了解,因此担任主管后,就自己设计了一套作法。因为他对自己这套作法很有信心,所以当部属有不同的看法时,他往往立即予以反驳,并且要求部属不要有意见,照他说的话做就对了。

  • 两个年轻人一起从乡下到城市找工作。到了城市以后,他们到好几家公司应征工作,不久有一家待遇优、福利好的知名企业,通知他们两人都被录用了。其中一人认为机不可失,于是第二天就去上班了。
  • 某位警官在分局内承办业务,他看到派出所主管不但有辖区、有员警可管,也受到各级长官的重视,看起来很风光的样子,因此就写报告表示自己要调到外勤服务。可是等了很长的时间他的职务都没有调整,渐渐地他开始不耐烦了,以致经常整天都是闷闷不乐的。
  •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是北宋的名臣,曾经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概括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生。他许多的生平事迹,也被后人一代一代地传颂着。
  • 神农氏即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袓之一,现在所称炎黄子孙的“炎”,就是指神农氏。他教民务农,又亲尝百草医治黎民的病痛,而且成立交换货物市场,互通财货,使人们生活获得大幅的改善,因此农民、药商、医生均将他奉为神明,并立庙敬祀。
  • 有位律师年纪轻轻名气就很大了,而且不但拥有别墅、高级轿车,也娶了一位美娇娘。有人形容他是 “天之骄子”,好像上天对他特别眷顾,好事都让他占尽了。

  • 某公司一直想要得到某知名企业的订单,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但都只得到一些小订单,而且还经常被百般刁难。几年来,接洽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每个人都受不了了,再也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份苦差事了。
  •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流传的最广也最久远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及“廉颇负荆请罪”等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也充份说明了蔺相如是一位真正为国为民、大智大勇的政治家。
  • 包拯是北宋人,曾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且先后出任京东、陕西、河北等路转运使。他因大公无私、不畏权势、清廉爱民,故素有“包青天”的美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