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谈穆斯林国家针对丹麦的议案

茉莉

人气 7
标签: ,

【大纪元3月26日讯】长期以来, 北欧被视为这个混乱世界的一块宁静而安全的绿洲。在援助第三世界方面,北欧国家最为慷慨和仁慈,因此和穆斯林国家有着良好的外交关系。但最近由丹麦报纸的 漫画事件,导致穆斯林各国的抗议浪潮如火如荼,一些抗议者因此丧命。北欧这块和平的绿洲,也被愤怒的烈火烧得焦灼不安起来。

对此,北欧朝野和知识份子有检讨反省,有自我批评,也有经过清醒的理性思考之后的坚持。不少人说:“让我们不被孤立所吓倒!”

◎ 穆斯林国家要求立法保护

在最近的一次星期五礼拜中,沙特阿拉伯最高宗教领袖谢赫伊巴德,以毫不饶恕的声调谴责丹麦,并要求国际社会制定一条法律:“禁止亵渎先知和伊斯兰圣地”。

与此同时,五十七个穆斯林国家正式向联合国提交一项议案。根据这个议案,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媒体“有责任促进宗教与文化价值观的宽容与尊重”;谴责“各种因亵渎宗教、先知和信仰而导致的不宽容、歧视、煽动仇恨与暴力的行径”。

该议案还明确地指出,“亵渎宗教或先知是不符合言论自由的”。这里明显地针对丹麦《日德兰邮报》登载的描绘回教先知默罕默德的十二幅漫画。根据伊斯兰教义,先知默罕默德的具体形象是被禁止描绘的,因此,漫画事件被视为对十几亿穆斯林的蓄意侮辱。为保卫先知,一些激愤的穆斯林不惜付出流血的代价。

这令北欧人普遍感到 惊愕不已。对他们来说,漫画只不过是漫画而已。在这些有民主主义传统的国家里,媒体言论自由的尺度很宽,漫画家们经常以本国著名政治人物作题材,竭尽讽刺 之能事,而被讽刺的人大多不会计较,只是一笑了之。即使是尊贵的国王和教会的教皇,也不能避免被人挖苦。

丹麦人有一种毫不忌 讳进行讥讽的传统。在他们看来,宗教作为一种信仰、思想体系与精神架构,既需要被尊重,也可以被自由诠释,甚至被批评。很多北欧人因此不明白,为什么他们 在自己的国家,应该牺牲几百年来无数人流血牺牲、前仆后继争取到的言论自由,去遵守伊斯兰的宗教禁忌?伊斯兰律法只应该由信仰该宗教的人遵守,不信者没有 义务遵守。

尽管对漫画事件伤害了穆斯林感情一事表示遗憾,但遗憾归遗憾,持世俗价值观的北欧人,大都赞同伏尔泰的名言:“尽管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和《人权宣言》的抵牾之处

不管内容如何,五十七个穆斯林国家向联合国提交议案,采取的是现代文明的手段,是伊斯兰信徒以正常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世界进行沟通,要求获得尊重。这比烧大使馆的狂暴行为要好得多。

一直在呼吁尊重宗教信仰、和平对话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收到这份议案后,表示同意将此提交给新成立的联合国人权机构去讨论。可怜的安南因这个事件而焦头烂额,他只希望平息穆斯林世界的熊熊怒火就好,没想到人家送到自己手中的议案,是一个难以处理的“烫手山芋”。

这个议案之所以像山芋一样“烫手”,是因为,它虽然谴责暴力,却和现有的“世界人权宣言”有抵牾之处。宗教自由早就被写进了联合国于1948年制订的《世界人权宣言》,在第二条和第十八条里,规定得清清楚楚。其重要内容可简化为两句话:一,任何人不能因为其宗教信仰而遭受歧视;二,任何人有权利选择或者改变自己的信仰。

但五十七个穆斯林国家向联合国提交的议案,却似乎是另外一回事。他们不仅是要求其宗教不受歧视,而是要求联合国采取一种新的方式来保护宗教,即,不容许宗教成为被批评和被讽刺的对象。

◎ 伏尔泰的书籍将要被取缔吗?

如果这个议 案获得通过,联合国就会陷入很大的麻烦之中。因为,一旦“禁止亵渎宗教”这一条纳入人权法规之中,在原则上,全球所有的国家和政府、新闻媒体和公民都有义 务遵守。那么,什么样的行为属于“亵渎宗教”呢?看来这将由那些虔诚的信仰者来决定,如果信教者觉得自己受了“侮辱”,那么这就成了“侮辱”。

这样的话,世界上那些主张启蒙、理性、科学和人道主义的无神论者,包括怀疑论者,其权利就岌岌可危了。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质疑宗教的人都被视为“亵渎宗教”,因此被作为异端遭受审判,并处以死刑。布鲁诺因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违背了基督教教义,被烧死在罗马。

令人头疼的问题还 有:什么是宗教?如果谁都创立一个宗教要求保护怎么办?这个议案不能只对已经确立的大宗教有效,按照平等的原则,那些新兴的小宗教也有权享受保护。这样麻烦就更大了。假如有一天某些人突然相信冥王星就是上帝,这个信仰比较起其他宗教教义来并不算太离奇。那么,联合国是否要为了保护冥王星教徒的信仰,去禁止那些否认者的指责?

再如,牛对印度教来说是神圣的,印度的牛可以在马路上大摇大摆地走,即便影响交通也没人敢碰它们。如果另外一些新兴宗教的信仰者说,他们认为驴子、狗、马或骆驼也是神圣的,不准人们去碰它们。这样的话,会给全世界的交通增添更多的混乱,信仰不同的神圣动物的人们,很可能伤害彼此的感情。难道联合国的任务是要介入这些无穷无尽的争执吗?

自欧洲启蒙运动几百年来,西方艺术家和自由思想者运用他们的艺术手法,在宗教壮观的权威象征上戳穿了无数的破洞。启蒙运动泰斗伏尔泰曾公开挑战指责教会,他说:“基督教是由十二个人创立,我要让全世界看到,只须一个人的力量,便能把它摧毁。”

如果基督教会根据 “禁止亵渎宗教”条款,要求取缔伏尔泰的言论,联合国该怎么办?环顾当今西方,对宗教不敬的艺术家作家实在太多了。例如瑞典的一位讽刺画家,经常用画笔把 天主教教宗送到他想像的上帝所在之处,英国喜剧泰斗罗恩‧艾金森(著名的“憨豆先生”),也经常嘲笑教会,大大地扫下牧师的权威。这样看来,联合国除了需 要禁书之外,还要禁画禁戏才行。

瑞典有一个深为人们 喜爱的短篇讽刺戏剧叫做《牧师杨松》。牧师杨松在一个美丽五月的星期天,装病让别人去代班讲道,自己却偷着去打高尔夫球。对教会神职人员不能抵御世俗快乐 诱惑的行为,剧中的上帝也满不在乎,普通的观众看了更是乐不可支。难道这样有趣的笑话故事也要被联合国禁止?

因此,有瑞典社会评论家向本国政府提出,要求参与建立联合国新型人权机构的官员,就这个问题展开严肃的讨论。笔者认为,穆斯林国家抗议丹麦漫画最好的方式,是像伊朗糕点商店那样,把丹麦面包(Danish Pastries)改名为“先知默罕默德的玫瑰”。如果要求联合国承担非它的能力所及的工作,去保护其宗教不受批评,确实是太令它为难了一点。

——原载《开放》三月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漫画涉侮辱先知 回教世界抵制丹挪商品
丹报登穆罕默德漫画引轩然大波
漫画冒犯回教徒 挪威杂志表遗憾但拒道歉
刊登回教先知画像 法国报纸编辑遭撤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