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丁克”: 孩子是为父母生的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4月11日讯】受现代思潮影响,近年来,中国大陆有不少青年夫妇,双双有良好的事业与收入,婚后却不要孩子,被称为“丁克一族”,“丁克”家庭的夫妇主张摆脱传统婚姻中传宗接代的观念,倾向于拥有高质量的、自由自在的两人世界的生活。但在中国传统伦理观与年轻人的新家庭观的碰撞下,却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式“丁克”。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导,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已渐为人父母,步入传统式的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生活阶段。他们中的一些人生育子女后,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而这些年轻的父母得以继续“丁克”的生活,成为双收入、有子女、享受二人世界的中国式“丁克”族。

孩子是为父母生的

工作压力大、又想追求个人生活空间,使很多现代青年选择“丁克”生活。那为什么又自行“打破”这种生活模式呢?受访者李刚表示:我并不反感孩子,只是不想这么早要,可是爸妈不同意啊,他们说我们帮你带,帮你养。反正也不是不想要孩子,既然爸妈都这么说了,那就生吧。

王女士表示:婚后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四岁半的儿子一直由姥姥、姥爷带着。不是我不愿意陪孩子,是工作压力很大,竞争激烈,随时面临被淘汰,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充电,实在没时间也没心情陪孩子玩。

王女士还说,我儿子很淘气,总是不停地跑,不停地闹,太吵了,非常心烦。而且,他从小就跟他姥姥姥爷在一起,只听他们的话,我说什么他都不听,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不知道怎么办好,干脆就交给父母处理了。其实不想这么早要孩子的,可是父母非催着我们要一个,这个孩子就是为他们生的。

丁克父母的心情

现在给子女带小孩的这些父母普遍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经历了灾荒、文革、改革开放、分流下岗这一系列新中国初期的发展历程。这代人大多未满60周岁,却都退休在家了。一位铁路退休职工陈先生说:“我们老两口都退休了,每月都有固定的退休金,日子很轻闲。给儿子、媳妇带带孩子也算给自己找点事做。孩子们工作都挺累的,给他们减少点负担,这是我们做父母唯一能帮他们的了。再说,我们自己也想抱孙子,老了,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嘛。

除了自身需求外,对子女生活能力的不放心也成了他们照顾孙子的主要理由。给女儿带孩子的方大妈感慨地说:让我闺女自己带孩子,我哪放心啊,她会干什么啊,她从小就什么都不会干,娇生惯养的,自己还是个孩子呢。

这些老人照顾孩子的家庭中,基本上都是老人自己向子女提出要照顾孙辈的。

已为人父母的“孩子”

在外资企业上班的杨女士,今年24岁,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儿。她说:虽然做了母亲,可是我心里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没什么变化,我还是像以前一样看言情小说、看动画片,喜欢那些当红的明星。

年轻父母如何看待“父母”这个角色呢?他们对孩子的未来有没有规划?杨女士说:虽然每天照常上班,有时还和丈夫一起出去吃饭约会,但是会觉得心里多了一份牵挂,每次出门都会想着要早点回家。

李刚也表示,当了爸爸之后,我觉得压力比以前更大了,虽然日常生活上没什么改变,但是我会觉得经济上压力更大了,会考虑孩子的未来,会希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希望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弥补我自己的遗憾。
  
大部分“丁克”父母也都表示孩子的幼儿阶段过后就会接回家来自己教育。但对于幼儿期的亲子关系培养,父母们表示了自己的无奈。孩子不跟我,也不听我的。张女士困惑地说,“孩子每天晚上只有姥姥哄着才肯睡,我有时也想哄,可是刚一躺下,就被他哭着踢开了。他一看见他爸就吓得往姥姥身后钻,也不叫爸爸。”

是否担心孩子以后会跟他们感情疏远的时候,张女士说:应该不会吧,孩子现在小,等他懂事了,自然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血缘关系是不会改变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丁克华:直接金融时代将临  待金控及早因应
澳大利亚进军世界杯  希丁克续写神话
英格兰足队教练提前出缺 希丁克成热门人选
大陆电动汽车保费高企 车主被逼卖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