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妒嫉生患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唐高祖李渊做皇帝后,任命长史裴寂为右仆射,对他优礼有加。每次上朝时,他常常让裴寂和自己同坐,对裴寂言听计从。

民部尚书刘文静认为自己的才智比裴寂高,辅佐李渊创立基业功勋卓著,现在地位却不如裴寂,心里愤恨不平,因此经常当众羞辱裴寂。在朝堂议政时,只要裴寂同意的,他必然反对。两人积怨越来越深。

有一次,刘文静和他弟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一起喝酒。酒喝多了,他就借酒发泄说:“应当砍了裴寂的头!”因为他的府邸常出现一些怪异现象,刘文起就请巫师作法驱邪。刘文静的一个侍妾因不受宠爱,心生怨恨,乘机让她的哥哥告发刘文静谋反。

李渊派裴寂和内史令萧瑀查处。刘文静借机又发泄自己的不满:“当初太原起兵时,我任司马,和裴寂的地位差不多。如今他的官职远在众臣之上,我内心的确不满,酒后难免口出怨言。”

李渊对群臣说:“听刘文静这一番话,是要谋反。”

萧瑀和礼部尚书李纲都替刘文静辩解,说他没有谋反。秦王李世民也替他求情说:“在晋阳,是刘文静先制定了起兵大计才告诉裴寂的。现在两人的待遇相差悬殊,刘文静难免有不满情绪,并不是要谋反。”

裴寂却说:“刘文静的才智远在众人之上,但性情粗暴凶险,留着他会成为后患。”

李渊犹豫了很久,终于采纳了裴寂的意见。刘文静被处死,家产全部没收。

(出自《资治通鉴》)

【明慧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人经常说“不要做愧心事”。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面对很多事情时,我们的内心还是能够区分正邪好坏的,只是在后天观念的侵扰下,在私利私欲的诱惑下,有时并不能坚守自己心中那份纯真和善念,以及道德准则。只有畏天敬神,以人伦道德为基点,时时严谨的要求自己“慎独”、“自守”,事事做到问心无愧,这才是正人君子应具备的品行。
  • 第二天,商人来买布,陶四翁一匹布都没有染,并且当着商人的面,把所有的假紫草全部烧掉了。并且说:“宁可误我,岂可再误别人呢?”
  • 几千年的发展,使中国文化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底蕴。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敬天畏地”。对儒(孔子)、释(佛家)、道(老子)的信仰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本道德体系。中国文学、建筑、绘画、音乐、雕塑、园林等都是具体体现。
  • 清明节又到了。相传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 西伯被囚禁羑里(今河南境内)时,在狱中推演《周易》,将原先的八卦发展为八八六十四卦,使《周易》的内容更加丰富,算法也更精密。所以,司马迁在他的传世名篇《报任安书》中留下一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
  • 扁鹊照长桑君的话服药三十天后,就能隔着墙壁看见另一边的人。他据此看病,完全看得见人的五脏疾病所在,只是以诊脉为名罢了。他行医有时在齐国,有时在赵国。在赵国行医时名叫扁鹊。
  • (大纪元记者丽莎摄影报导)2006年4月8日﹐美国首都华盛顿迎来了第九十四届国家樱花节大游行。8日﹐华府天气聚变﹐寒风袭人﹐阴雨连绵﹐聚集在宪法大道周围准备参加游行的上百个团体依然兴致高昂。上午10点﹐樱花节大游行在华盛顿宪法大道上展开。
  • (大纪元记者杨红﹑亦平华盛顿DC报导) 四月八日,美国首都华盛顿气温突降,烟雨茫茫,第九十四届国家樱花节大游行仍然如期举行﹐ 宪法大道两旁观赏的游人兴致不减,打着雨伞全程观看。华人团体法轮功连续七年参加樱花节游行,他们在风雨中的宁静祥和展现着“真善忍”的力量。
  • 自古以来,人间的事从来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事情大小,神在安排着一切。千百年来,关于王位的继承人们都说尧、舜、禹时是禅让制,而后就变成了家天下,其实神就是这样安排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天命论”,讲“君权神授”,皇帝以九五之尊仍自称为“天子”,要顺天意而行,受到天意的管辖和约束。《孟子》中讲的两个故事阐发的就是这个道理。
  • 美国天王级音乐制作人昆西琼斯 (Quincy Jones)在首访卢安达时表示,他对卢安达的传统文化舞蹈印象十分深刻,而研究非洲音乐超过三十年的昆西琼斯,认为卢安达传统音乐风格非常稀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