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文王拘而演《周易》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文王昌是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少子季历的儿子,很有圣人的模样。古公亶父非常喜欢昌,说:“能让我们周人兴盛的人,大概就是昌吧。”为了将来把位子传给昌,他把季历立为嗣子。季历继位后,周人部落有了很大发展,与商朝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商王文丁见周国日渐强盛,心存忌惮,找机会把季历杀了。

之后昌继位,是为西伯,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文王。西伯继承周人祖先后稷、公刘的遗志,效法古公亶父的制度,笃行仁义,敬老爱幼,礼贤下士,有很多贤士如伯夷、叔齐等人因此而投奔他。

崇国国君虎在殷纣王面前中伤西伯,说:“西伯行善积德,诸民都支持他,这样会对您不利。”于是纣王把西伯抓住,囚禁起来。

闳夭等人很担心,于是访求美女、骏马及各种新奇珍罕的宝物,献给纣王。纣王非常高兴,于是就赦免了西伯,还赐给他弓箭斧钺,赋予他征讨诸侯的权力。

西伯回国后,依然笃行仁义。有虞国和芮国的人因为诉讼得不到解决,就进入周国,想让西伯为他们断一个公道。他们进入周国境内,发现农夫都互相让田界,人们都礼让年长的人,所以还没见西伯,就都惭愧不已,商量说:“我们所争执的,都是周人引以为耻的。还去诉什么,去了只是自取其辱而已。”于是都回去了,且不再争执,而是互相谦让。诸侯们听说这件事后,都说:“西伯是受上天之命的君主啊!”

西伯死后,武王继位,当时周人已经拥有讨伐纣王的力量了。

西伯被囚禁羑里(今河南境内)时,在狱中推演《周易》,将原先的八卦发展为八八六十四卦,使《周易》的内容更加丰富,算法也更精密。所以,司马迁在他的传世名篇《报任安书》中留下一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

(出自《周易》)

【明慧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劝告丈夫不贪不义之财,这样的妻子是益友;激励他完成学业,这样的妻子是严师;乐羊子的妻子能给婆婆讲明道理,帮助丈夫成为有德行的人,她真是个贤良孝顺的媳妇啊!
  • 樊重,字君云,西汉南阳湖阳人。性情温和厚道,为人乐善好施,喜欢帮助别人,做事讲究法度。家中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
  • 【大纪元4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郝雪卿台中市四日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富贵的牡丹,不仅中国人喜爱,也深得日本及殴美人士青睐,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今天起到四月底推出“王者牡丹”特展,展出科博馆自行培育的二百盆植栽,和从南投杉林溪商借的牡丹。
  • 王忱后来听说了这件事,非常吃惊和抱歉,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要的!”王恭说道:“您不了解我,我在生活上从来没有多余的物品。”
  • 老人经常说“不要做愧心事”。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面对很多事情时,我们的内心还是能够区分正邪好坏的,只是在后天观念的侵扰下,在私利私欲的诱惑下,有时并不能坚守自己心中那份纯真和善念,以及道德准则。只有畏天敬神,以人伦道德为基点,时时严谨的要求自己“慎独”、“自守”,事事做到问心无愧,这才是正人君子应具备的品行。
  • 第二天,商人来买布,陶四翁一匹布都没有染,并且当着商人的面,把所有的假紫草全部烧掉了。并且说:“宁可误我,岂可再误别人呢?”

  • 最近媒体一直在大肆宣传,文明祭祀,上坟不烧纸钱,倡导献花和植树.听了,冷笑不已.
      
      烧纸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现在竟然和环保联系在一起,可笑!
      
      国家有关部门是不是闲着没事,吃饱了撑的,把传统文化竟然和环保联系在了一起,岂有此理!岂不可笑!
      
  • 香港人,百岁老人往下,都知道中共坏,1949年窃政后的暴力、高压和残酷,年青人若非亲身经历,也曾听父祖辈谈及。另外,文革后,近二十多年来到大陆做生意的人,不难目睹亲历中共破坏传统文化道德后引致的不良社会风气。可是,目前,不少香港人,包括几十年前亲身受过迫害的,见“改革开放”的表象而喜,以为应归功于中共,都憧憬着在“变了的中共”管辖下的光明前景,忽视了目前仅有的经济成果是国人的智慧勤劳创富。人们可能尚未知中共的本质,对中共极权集团仍抱有其正在改良改善的幻想。
  • 几千年的发展,使中国文化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底蕴。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敬天畏地”。对儒(孔子)、释(佛家)、道(老子)的信仰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本道德体系。中国文学、建筑、绘画、音乐、雕塑、园林等都是具体体现。
  • 清明节又到了。相传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