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一诺千金

font print 人气: 86
【字号】    
   标签: tags:

这则成语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为人很守信用,个性忠厚直爽,又乐于助人。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他一定会尽自己的能力设法办到,因此受到大家的称赞。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常常率兵和刘邦的军队作战,曾经把刘邦的军队打败了好几次。因此,刘邦非常痛恨他,视他为眼中钉。

刘邦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以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悬赏捉拿季布,这时敬慕季布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去请刘邦的老朋友汝阴侯夏侯婴说情,夏侯婴力劝刘邦不要记着过去的仇恨,应该重用季布这个人才,以服天下的民心。结果刘邦从善如流,赦免了季布,并且封他做了大官。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拜见季布。

季布见到曹邱生,知道他只是来巴结自己而已,就表现出一副非常厌烦的样子。但曹邱生却弯腰鞠躬,很有礼貌的说:“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你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名声呢?还不是我们同乡到处帮您宣扬,而您现在却这么瞧不起我,这是为什么呢?”

季布听了,觉的很不好意思,便好好的招待他住了一阵。

成语“一诺千金”就是出自这个故事。现在,我们说人家很重视自己的诺言,凡事说得出就做得到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明慧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玉是屈原的得意门生,有一次,他陪顷襄王上兰台游玩。
    兰台的风景真是美丽极了,这时刚好有一阵风吹来,清凉舒爽,顷襄王手舞
    足蹈的说:“这风真是凉快极了,真高兴我的百姓也能够享受得到。”
  • 子璠是北朝一位著名的老师,学识品德都很好,教学既认真又负责;他门下
    有一个学生李谧,不但聪明又肯用功,老师教的课业,他不但一一加以熟读,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思想。时间一久,李谧有许多精辟透彻的见解都超过了老师。
  • 李白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人们赞美他,说他是天上的神仙降临在人间。当
    然,这位仙人手中写出来的诗,自然是清新高雅、不同凡响。“青梅竹马”这句成语就是出自他一首有名的诗“长干行”。
  • 春秋时候,楚国有个自以为很聪明的人,喜欢凭着自己的感觉做事,不太愿
    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 战国时代的越王勾践所以能灭了吴国,要归功手下的两个大功臣,文的叫范
    蠡,武的叫文种。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遇事应多为别人着想,后人就把这个故事引申为“推己及人”这句成语。
  • 我们赞美某人的作品传神,颇有“画龙点睛”之妙,就是从这里取材的。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在最关键的地方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全篇精警传神,我们也会用“画龙点睛”来比喻。
  •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的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好办法。
  •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故事来自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时代,讲了两个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国家,如何双双走向灭亡的故事,它们灭亡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性的弱点被敌人攻入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