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吃”文化上的独到之处

标签:

【大纪元5月10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萧敬2006年5月10日华盛顿报导)几天前,一位听众打来电话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经济、军事实力在全球首屈一指,政治影响力更是无远弗届,那么,请问美国在“吃”文化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这里我就来简单介绍一下美国的食物吧。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孔老夫子也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到“吃”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烹调技术的精巧,美国可能不得不对中国甘拜下风了。人们一说到美国人的食物立刻就会想到汉堡包和热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其实,如果把美国的“吃”文化简单地贴上汉堡包和热狗的标签多少是一种误解,似乎不大公允。

*丰富多采的内容 蓬蓬勃勃的活力*

大家都知道,美利坚民族是由世界各地的移民组成的,因此,美国号称“民族大熔炉”。两百多年来,移民不断涌入美国,同时也把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和烹调技术带到美国,在这里扎根、成长、发展,久而久之,美国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吃”文化。尽管美国的“吃”文化或许不如其他民族那样特色鲜明,它却以丰富多采的内容、蓬蓬勃勃的活力独树一帜。

*“为活而吃”*

有一位专家曾经说过,美国人是“为活而吃”,而不是“为吃而活”,这种精神特质造成了美国“吃”文化的某些不同寻常的特点。比如,方便食品如今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甚至在讲究美食的中国也堂而皇之地占据了一席之地,而美国在方便食品领域当之无愧地居于领先地位。说到底,这还是由于美国有太多“没有时间做饭”的人。看看美国家庭的冰箱,里面塞满了从超级市场买来速冻半成品,到了吃饭时间,从冰箱里拿出来,丢进微波炉,几分钟过后就可以开饭了。

*偏爱玉米*

在美国人的食物中,玉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美洲大陆的土着印第安人为美国提供了主要食品原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玉米。经常出现在美国人餐桌上的煮玉米棒、奶油玉米、玉米热狗、玉米片、玉米碴粥、炸玉米片,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的印第安人对玉米的偏爱。

*中国食物和意大利食物受欢迎*

现在,中国餐馆和意大利餐馆遍布美国各地。尽管许多其他民族风味的餐馆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餐馆和意大利餐馆仍然在美国餐馆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国食物是随着在美国西部修建铁路的中国移民而来的,很快就风靡美国各大城市,随后又遍及全国。在美国,中国食物始终不如美式意大利食物那样普及,这是因为美国人尽管很喜欢吃中国菜,但很少有人在家里尝试自己来做。不过,中国菜向美国人展示了亚洲“吃”文化的风采和魅力,为其他许多亚洲美食融入美国人的饮食习惯铺平了道路。

相关新闻
李家同:消费主义泛滥,人格灭顶
李家同:在伦敦发现南投的梅子酱?
李家同:科技是脱缰之野马?
李家同:从“人魔”“红龙”想到华府的冷血杀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