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15条出台 十城市楼价不降反涨

中国政府新措施促房地产市场降温

标签: ,

【大纪元5月30日讯】中共政府前日(29日)出台地产15条宏调细则,本意原在控制楼价。然而昨日内地地产股非但没有应声下挫反而出现上涨甚至涨停版,本报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大连、成都、重庆、厦门、南京等10市记者连线调查发现,这10市房价不降反升,让人大跌眼镜。

据文汇报报道,内地二手楼市出现降价急售,欲赶在明日新策执行之前脱手。

专家虽然认为楼价反升不正常,但也同时承认新政策会在某些方面反过来刺激涨价,因此中共政府很有可能将会再出台新的地产调控政策。

(美国之音记者:许波2006年5月30日华盛顿报导)中共政府继续推出新措施,抑制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分析人士指出,政府的新政策基本上属于行政手段,短期内能产生一定效果,但却无法消除导致中国房屋价格不断上涨的长远因素。

中共国务院建设部等九个部门星期一联合推出进一步抑制房屋价格的15项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为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为抑制投机和投资性购房需求,对于购买住房不足五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所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的营业税由目前的2%提高到5.5%。新政策还包括限制豪华住房建设,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的措施,包括从6月1号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房建设,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所占的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猛*

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是中国政府担心经济过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深圳房价比去年上升了35%,北京上升了15%,大连市的住房价格上升了10%。国务院向地方政府下发的简报说,房屋价格在各类生活资料消费价格上涨过程中占有突出地位,群众开始报怨住房价格的上涨已经超出了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的水平,房价过高正在威胁着中国社会和金融的稳定。

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天则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在接受中文部采访时说,中国的土地资源紧缺和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状况决定了房地产价格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还会上涨。

*中国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

茅于轼教授说,国务院新出台的政策看起来很有力,也许在短期内能够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效果,但是基本上都属于行政手段,即使是经济手段,也是通过行政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从长远看来,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房地产畸形发展的现状。

茅于轼说:“房地产上升的基本原因并没有取消,国务院的措施并没有弄清楚最基本的原因是什么。我刚才讲了几点,一是中国土地特别缺,二是中国的收入分配非常畸形,三是中国经济和收入增长很高,有钱人手里很有钱,最后是这些资金没有其他的流通渠道,只能去买房。所以房价自然就贵起来了。”

*农民失去土地住房被强行拆迁*

茅于轼教授认为,中国扭曲的收入结构表现在房地产市场,形成大家对豪华住房趋之若骛,而普通房屋却无人问津,这种市场供求关系是无法通过行政手段来改变的。他说,比如国务院的新政策规定,在新开发的住房建设项目中,90平米以下的房屋要占70%以上,但是这种政策实际上就没有考虑到中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现实。

近年来中国豪华住房和大型基本建设的快速增长,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城市居民住房也被强行拆迁。开发商专注于建造豪华住宅,满足了一小部分白领阶层和社会精英的需求,但是却在中国城乡各地引发了许多民众抗议事件。

楼价不降反升四大原因

 1.土地供应和开发建设面积比例限制令,将使市中心范围内的大户型房产成为奇货可居,高档楼盘价格将不降反升。

 2.新政策雷声大雨点小,看似力度大,实则未中蛇七寸。如果没能“说到做到”,楼价就会“越压越涨”。

 3.“延长营业税征收年限”规定,影响和限制了正常的二手交易行为,降低了商品房的流通性,反而容易造成二手房交易成本增加和房价上涨。

 4.很多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具有全球性,大量外资参与其中,新调控没对外资设限,所以市场需求持旺。从长期来看,房价不仅难跌且更易上涨。

楼市火爆背后“七宗罪”

1.地产寡头,联手操控楼价。

 ■大发展商大量囤积土地,广州今年推出85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应,不及广州排名前五位的地产寡头任何一家的土地储备。

2.发展商“捂货”,造成供求紧张。

 ■发展商故意放慢开发速度及放慢销售速度,以致货量减少。

3.商品房成本与楼价无挂钩。

 ■由于在实施土地公开拍卖制度前,发展商取得土地成本十分低廉,之前低廉土地成本并未反映在现时高企的楼价,按市道定价的发展商“食水很深”。

4.发展商故意拖慢工程。

 ■就算政府以不放地来试图逼出已批出的土地,但发展商总有应对措施,储备土地渐成趋势。

5.商业地多、住宅地少,供地结构不均衡。

 ■政府公开出让土地计划中缺乏住宅用地,成为业界最大诟病。

6.官方态度暧昧:一会说虚火、一会说正常。

 ■信息不透明,楼市疑窦重重;政府与发展商关系复杂,使得其在某些立场上摇摆。

7.收紧银根对发展商影响不大。

 ■发展商通过内部认购收取预付款缓解资金压力;有些地产商以上市来获取更大资金来源。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司法部拟就两起空难寻求波音达认罪协议
中共靠维稳手段救市不可持续 沪指跌回原形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