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袁:老顾的高见

晓袁

标签:

【大纪元5月7日讯】到机场接机好像成为先生的第二职业了。这两年到加拿大来的朋友特多,移民首选自然是温哥华和多伦多这样的大城市,早些年出来的我们对这些初来乍到的朋友自然是责无旁贷了。

出来的朋友中,顾达勇大概是我们最谈的来的一个,或许是他生活经历坎坷的原故吧。我曾听他说:在他11岁那年,发生了文革。他的父亲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打成了“反革命”。至今令他记忆深刻的是,老师常带他们去参加大院的批斗会,他的父亲和一些被批斗的人都站在台子上,胸前挂个牌子,下面的人像疯了一样的呼口号,那种仇恨心理和失去理智的行为,让人胆寒……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顾达勇做事情稳、善思考,是那种“眼观六路”的朋友。

前些天聊天,我跟老顾说,听说了吗?最近“麦肯锡的调查显示”,车和房都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大件商品,人们想拥有这两件物品的意愿非常强烈。百分之四十三的受访者认为,拥有一辆私家车是他们很深的愿望。百分之七十八的受访者相信,拥有房产对保障财务安全至关重要。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受访者认为拥有房产是最明智的投资方式之一。

想想我们自个儿不也是这样,前些年兴买房热的时候,想方设法的攒钱买房子,等有了房子吧,又流行有车了,这也是让人梦寐以求的东西,看看周遭的朋友都有了车,不甘落后的我们也拼命似为有车而“奋斗”。到后来的“出国热”我们又追风似的办了出国……现在好像一切心满意足了,但不定接下来我们又要追求什么呢?

可仔细想想,人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无可非厚。但现在咱对物质的追求达到“不满足”的程度,你有好的,我也有好的,你有新的,我也要新的,你有先进的,我比你还先进。想得到的也得到了,但并不感觉是真的那么幸福和满足,心里还总是空荡荡的。说白了,这种无止境的对物质的“狂追”中,好像缺了点什么,你说说这到底缺的是什么呢?

老顾说,我这些日在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得到物质的本身并不是目的,而人真正的幸福感却好像都付出努力的过程,过程中贯穿着喜怒哀乐的情趣,智慧开创的喜悦,自然规律的和做人的道理。古人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理念,“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官渡之战,过五关斩六将,赤壁之战中的“义”的内涵。创太极拳的张三丰,峨 嵋山搬木的济公和尚,一苇过江的达摩祖师。这些古有文明的背后,不只是为了丰富历史,点缀人类生活,满足今天人无尽的物质享受本身,有更深的启迪人的道理。

人内心的喜悦并非是外在的物质享受来衡量生活品质的。“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陶渊明穷困但并不潦倒,依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

听罢老顾这番话,我感叹他的高见。老顾嘿嘿一笑说,朋友你可高抬我了,实话说我也只是个凡夫俗子,没有那么大本事,要说高见还得说前些天我看了《九评共产党》这本书,那真是茅塞顿开的感觉啊。@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