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中国盗版新招 – 伪造整个公司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6月17日讯】 (雪梨先驱晨报2006年6月2日报导﹑大纪元记者夏逍编译) 当今社会假冒产品司空见惯﹐人们不以为奇。特别是在仿造产品已经成为一种工业的国家里﹐假冒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然而﹐雪梨先驱晨报2006年6月2日以“品牌盗窃”为题﹐报导了日本电子巨人NEC 产品被全盘伪造之事﹐揭示出盗贼正在仿造整个公司的现实。观察者认为,当窃贼与中国工厂签署产品制造合同并着手制造冒牌硬体时,非法翻拷变得更加令人担忧。

报导指出﹐2004年中期NEC收集的报告显示﹐北京和香港销售通路出售该公司的冒牌货,包括键盘、CD-R和DVD光碟机等。与其他成百上千被困在与中国智财盗窃消耗战中的知名厂牌一样,NEC公司决定雇佣调查者找出窃贼。在协同中国、台湾和日本的执法机构﹐经历两年和数千小时的调查之后,该公司宣称发现了比生产低等NEC 产品秘密工场更具野心的活动。

过去一年突击中国﹑台湾18家工厂及仓库取得的证据显示﹐仿冒者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已经建立了一个超过50家电子工厂的网路联结,相当于一个NEC品牌的销售平台。他们以NEC之名复制NEC 产品并且去异地发展他们自己类型的消费电子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分工有序,从中获取所有利润。

NEC 说它无法估计这些工厂非法仿制商品的总值,但是该公司确信那些犯罪集团已经从该经营运作上“获利非凡”。NEC高级副总裁和法务部总经理Fujio Okada说:“这些伪造集团环环相扣,由设于台湾和日本的两个关键实体进行协调,试图全盘伪造NEC 品牌”。“多数这些经济实体彼此熟悉并利用NEC 品牌的产品彼此合作进行开发展﹑生产和销售。”

受理 NEC盗版案的一家香港国际犯罪侦查机构的总裁史蒂夫‧维克斯(Steve Vickers)称﹐突检获取的资料和电脑记录显示了盗版行为的规模。伪造者携带NEC名片,以公司名义委托产品研究开发﹐并且签署生产﹑供应订单。他们还要求工厂为“有执照”产品支付版税,并且发行官方型式的保修服务文件。一些被突检的工厂堂而皇之的悬挂着伪造的NEC招牌﹐并以地道的包装﹑陈列箱装运其产品。

NEC 说大约50种产品被仿造,包括家庭娱乐系统﹑MP3播放器﹑电池﹑麦克风和DVD放映机。 多数仿冒品的种类并非NEC产品的品目。调查还显示﹐这些工厂伪造出产的货物在台湾﹑中国大陆﹑香港﹑东南亚﹑北非﹑中东和欧洲流通贩售﹐有时被零售商当作正厂出品的产品﹐与真正的NEC 产品摆在一起出售。

维克斯先生说﹐他相信NEC的案例证明了盗版业者如何从机会主义﹑仿造具体产品逐步成形高度协调的产业运作。他说﹕“表面上看起来象是一系列智慧产权的侵权行为﹐但是实际上已经是对整个知名厂牌的一套非常有组织﹑有计划的劫持行为。”

报导称NEC产品冒牌事件的发生正值中国政府遭受强烈国际压力之时,国际声浪要求中国政府镇压猖獗的智慧财产权剽窃案件。美国政府和商界抱怨迄今中国政府在对待盗版业者所做的一切毫无成效。

鉴于日本公司遭受的损失,东京要求中国政府对盗版业者强势作为。去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定﹐日本与美国一起正式呼吁北京将其实施对智慧财产权保护的所有作为以规章细节的形式作成档案纪录。但盗版行为专家私下表示﹐紧张的中日关系使东京支持在中国经营的日本公司的努力变得复杂。

报导中说﹐中国高级官员坦承发生假冒的事实,但称地方制造商有时是被欺骗参与生产仿冒产品。中国海关负责人龚正(Gong Zheng)在3月的一次媒体简报中说﹐很多工厂在一个公司的品牌许可证下生产、出口并出售货物。 他说:“对厂商而言﹐他们被外国商人蒙蔽或者诱骗生产和出口违禁产品是很容易的。”

维克斯先生也认为中国工厂经常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他说:“中国的工厂有时看起来是坏人,但通常真正的坏人是幕后的黑手,而他们经常并不在中国。” NEC打击伪造行为的努力始于去年证明盗版协调来自台湾的证据转交台湾当局之时。 突检中收集的证据显示﹐中国大陆的工厂涉嫌在案。

维克斯先生认为﹐当盗贼乘机坐大并组织有序时,很多跨国公司现下都面临与NEC相似的挑战。 他说:“现实状况是﹐中国的工厂将会生产他们被要求生产的产品”﹐查明订货人和幕后资助者才是关键。(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保健食品四分之一是假冒
星际大战三部曲刚登场盗版光碟满街头
欧盟围剿假货 拦截200万件中国赝品
财经简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