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攀升加剧 新政拴不住房市野马

标签: ,

【大纪元6月29日讯】今年北京夏季房展仅达成4.5亿元意向成交,与4月份春季和去年同期的房展相比,降低约70%,创下近两年来国贸房展的交易新低。
据《市场报》报导,中共先后出台了“国六条”及配套细则“国十五条”,试图为一路攀升的房地产降温。但由于相关法令的明确含义与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购房者心里没了底,担心出现“硬政策,软着陆”的尴尬。
房展有价无市 房价持续攀升
为期4天的国贸夏季房展25日黯然闭幕。展会上不仅参展楼盘数量少,并且以商务地产项目为主,住宅项目不到40%。据组委会统计,开展首日仅有1.8万人参观,意向成交152套商品房。
虽然冷清,但房价并没有松动的迹象。据北京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资料,5月份全市房价出现两位数增长,同比涨幅达10.3%。而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资料也显示,6月1日至5日,每天成交期房仅371套,比上月的日均479套下降了22.5%。
房价上涨的不只是北京。今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大连、深圳、呼和浩特、福州及北京等涨幅较大。业内人士分析,相关实施细则尚未明确,房地产价格仍在攀升,诸多因素使楼市进入观望等待期。
各方观望等待 利益博弈持续
据报导,绝大部分开发商好像对房展的积极性并不高。据组委会负责人透露,新政出台后,10多个原本准备参展的项目都没参加。
据悉,这是因为“国六条”配套的“十五项细则”出台后,房地产市场的格局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开发商、消费者甚至地方政府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观望和等待。实际上是各方利益仍在博弈。
政令引发争议 新政遭软抵制
据报导,“国十五条”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所占比,必须达到开发总面积的70%以上”一款引发争论。业内人士担心,一旦开发的单个楼盘可以不必70%都建小户型,那么开发商必然有机可乘,调控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认为,“国十五条”中提出的“套型建筑面积”概念模糊不清,没有用通用的“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是政策的弊端,成为开发商和政府展开博弈的争论焦点之一。
有人称,这次调控政策的执行力遭遇软抵制。因为高昂的房价既能增加政府财政税收,又能拉动GDP增长转化为政绩。苏北某县级市政府负责人近日就把房价4年涨3倍作为政绩津津乐道。北京市朝阳区某官员也放言,“敢于拉动房价是负责任的一种做法。”
配套政策不明 购房应三思
面对复杂的楼市,买房还是租房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专家认为,买房有三大警戒线:一、购房总价是否20年能还完?二、月支付的钱是否超过工资收入的35%?三、家庭的负债率是否超过50%?凡超过这3条警戒线最好不要进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多伦多房价续攀  加皇家银行调高短期房屋按揭息口
台房市专家:土城新庄淡水房价增值空间大
欧元国家中比利时房价涨幅最大
房价过高 8万北京市民移居河北燕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