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医学专家将濒死体验研究用于临床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7月24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电)中国精神病医学专家冯志颖研究濒死体验近二十年,已系统性完成非预期性死亡濒死体验研究,并积极将目前获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临床治疗。

新华社报导,现年六十五岁的冯志颖,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工作已四十年。他表示,濒死体验是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恢复,或处於潜在的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在死亡威胁下的深刻主观体验。

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十年后,冯志颖和同事对地震中的一百名幸存者进行濒死体验调查,收回八十一例有效调查数据,其中四十三例男性、三十八例女性;除了五例躯体损伤者完全恢复,其他七十六例终身瘫痪。

冯志颖说,由于唐山大地震的灾难特殊性,他们的研究目前是世界上同类濒死体验研究中,集中采集样本最多的一次。

他指出,将濒死体验应用于救灾,可协助遇到重大身体创伤者保存能量,减少消耗,更有利于获救。

冯志颖表示,在社会医学和精神病学临床中,将濒死体验制作成形象的文字,并给予心理治疗,可增进患者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和留恋;在心理诊疗方面,利用濒死体验导致人格积极改变的机会,可为某些影响人格改变的类似心理治疗,提供依据和设想。

他指出,并非有宗教信仰的人才有濒死体验,持无神论观点就没有;尽管东西方在宗教和文化传统上差异很大,但有濒死经历者的体验内容大部分相同。

在调查中,近半数的人产生意识从自身份离出去的感受,觉得自身形象脱离躯体,游离到空中;约三分之一的人有自身正在通过坑道或隧道状空间的奇特感受;约四分之一的调查者表示,当时身体好像已不属于自己,身体各部位散落在空间里,接着好像沉在万丈深渊中,四周一片黑暗。

冯志颖说,八十一例研究对象中,四十七例在濒死体验前后性格改变,“社会心理、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性格倾向等,对濒死体验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关新闻
“濒死体验” 窥探 多数人能体验两种感觉
中共房市新政下 李嘉诚再打折卖楼 专家解读
广西遭遇特大暴雨 街道成河 水深至胸部
荔枝难求 两广产量腰斩 价格暴涨成定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