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经续会分组会议 中国投资相关议题均无共识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惠君台北四日电)台湾经济永续发展会议第四次分组会议上午在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主题为“发展台湾成为区域筹资及资产管理中心”。不过,牵涉到放宽企业投资大陆上限及开放国内投信基金投资中国地区有价证券的部分,因为有代表反对,因此,最后这部分为无共识。

金管会为持续推动台湾资本市场国际化,加强金融商品的广度,建议符合特定条件,例如符合营运总部、在台设研发中心、资金汇回达一定比率或公司治理达一定条件等的企业,其转投资大陆的限额,建议回归公司法第13条规范。

金管会指出,近来台湾生产结构改变,全球分工布局的趋势相当明显,尤其是投资中国为最,近年来更有往香港,甚至中国挂牌上市筹资的情形,加上国内资金每年净流出60亿到90亿美元,均对台湾竞争优势造成冲击。

金管会表示,在强调全球分工趋势下,部分业务须移往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因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有许多业者建议宜适度开放中国投资限制。

对于开放到中国投资上限,民进党籍立委王涂发(不分区)表示,台湾企业对外投资里,在投资大陆部分,由原本3成左右提高到7成;国内投资来看,由22%降2003年的17%,现在回升一些,如要谈投资大陆也不是朝放宽方向。

台湾团结联盟立委罗志明(高雄市)也说,两岸外交是总统权限,在这里讨论投资中国上限的比例,没有法律的基础,“做成任何的决定都是毁宪”。

台北大学财政系教授黄世鑫认为,谈两岸就谈两岸,谈国际化就谈国际化,不要搅在一堆。

不过,经续会分组召集人刘忆如指出,40%上限很敏感,但有什么道理不能谈?讨论40%限制各组都不会有共识,但毕竟都是经过理性讨论,两岸组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再去谈,但没有理由不谈。

她指出,像台商到大陆投资,自己会分散风险,也会到越南。我们要检讨的是为什么去了不回来,因为自己吸引力不够,这是检讨的重点。

刘忆如举例,有些台商的四厂、五厂是到胡志明市,而胡志明市的证交所已吸引台湾中小企业,如大亚电缆已挂牌上市。另外还有4到5家成功的台商等着上市。

阳信银行董事长陈胜宏也质疑,如谈国际化为什么要限制投资大陆上限。他说,台中的房地产那么好都是台商回来买,在大陆的资金不是没有回来,而是没有正式管道让他们的资金回来,这一点也值得讨论。

由于投资中国上限适度放宽的部分,与会代表意见不一,因此无共识。

另外,有关境外基金可投资中国地区有价证券、港澳H股与红筹股,但却禁止国内投信基金投资,金管会建议比照境外基金规定,适度开放国内投信基金投资中国及港澳地区,并建立每年定期调整机制。

金管会代主委吕东英补充,如现在国内投信募集海外基金规模约新台币2千亿元,如以投资中国上限为0.4%,也有约8亿元投资中国股市。

不过,关于国内投信基金适度开放投资中国地区、港澳地区,也同样无共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