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文哲
font print 人气: 1246
【字号】    
   标签: tags:

战国时代的“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奏“竽”这种乐器,尤其偏好三百人的大合奏,所以养了一堆宫庭乐师。当时有个自称“南郭处士”的人知道了,虽然他根本就不会乐器,也厚着脸皮前往应征,不但得到为齐王吹竽的工作,并且深获宣王的喜爱。他每天混在众多乐师里,张嘴假装吹奏,就得到优渥的待遇,他的朋友对他际遇都很羡慕。

后来“宣王驾崩”,由闵王继位。闵王虽也喜欢听人吹竽,但角度不同,他欣赏的是独奏,再加上财政不理想,政府组织必须瘦身,就命令乐手一一排队独奏,要从这里面挑选真的好手。

这个“南郭处士”发现情况不妙,因为他根本就不会吹竽,眼看着就要轮到他上场出糗,一旦被发现真相,只怕连脑袋都不保,为了活命,只好夹着尾巴,连夜收拾包袱溜走,一刻不停留!

* * *
注释:“滥竽充数”指人没有真正才学,混在行家当中充数,或指以不好的东西充场面。“滥竽充数”,用在别人身上是讥讽别人没才能,用在自己身上则是表示谦虚。@*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战国时代的越王勾践所以能灭了吴国,要归功手下的两个大功臣,文的叫范
    蠡,武的叫文种。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遇事应多为别人着想,后人就把这个故事引申为“推己及人”这句成语。
  • 我们赞美某人的作品传神,颇有“画龙点睛”之妙,就是从这里取材的。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在最关键的地方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全篇精警传神,我们也会用“画龙点睛”来比喻。
  •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的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好办法。
  • 成语“一诺千金”就是出自这个故事。现在,我们说人家很重视自己的诺言,凡事说得出就做得到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 王羲之年轻时并非当代最有名望的书法家,乃至到53岁时,他仍然非常认真地临摹古人碑帖,日日夜夜刻苦勤练,经多年不停歇地勤苦练字,因而腕劲沉稳,笔力遒健,写出的字,真是出神入化。
  • 侃侃而谈”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说话时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样子。侃侃:刚直而从容的样子。它出自于《论语•乡党》。
  • 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师道”的文化内涵在民间根深蒂固,“程门立雪”这则成语表示的就是尊敬老师,诚恳求学,它来源于《宋史•杨时传》: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开诚布公”这则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故事来自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时代,讲了两个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国家,如何双双走向灭亡的故事,它们灭亡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性的弱点被敌人攻入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