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尖山湖步道.尖山湖纪念碑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51
标签:

今天来台北县三芝乡走访二坪顶古道,途中发现古道可通往石门乡的“尖山湖纪念碑”,不过越岭路途遥远,最后还是决定中途折返,回程时再开车前往尖山湖步道的登山口。若走二坪顶越岭古道,可能要多花上2小时的时间,而走“尖山湖步道”,只须15分钟就可抵达尖山湖纪念碑。

尖山湖步道登山口。


从三芝走台二线(北海岸公路)往石门,抵达老梅时,右转入北17乡道。过猪槽潭后,直行,于石横二号桥前左转,往青山瀑布的方向续行。过青山瀑布登山口,约三分钟车程,便抵达了尖山湖步道登山口。

宽阔的水泥缓坡步道,路旁种植一整排山樱花。


从登山口出发,沿着宽阔的水泥步道往前走,路旁种植着一排山樱花,花季已过,樱花消逝无踪,只见枝头绿叶在阳光下闪动。上行约两分钟,来到一叉路口,步道取右行,不久来到了水泥步道的终点,前方出现木板栈道,开始爬坡直上。栈道入口处竖立了一块中英文的解说牌,叙述“尖山湖纪念碑”的历史(注1)。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中日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日本从台湾派遣海军航空队前往中国作战,到达汉口上空时,因云层密布,视野不佳而折返,途经石门乡尖山湖,一架战机不慎撞山坠毁,造成机上七位军官兵全部罹难。日本当局于坠机事件一周年纪念日时,在尖山湖坠机的地点竖立这块纪念碑,以纪念这七位战士。

随着第二次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撤离台湾,这块纪念碑便被遗忘于山林荒堙蔓草中,直到民国八十八年(1999年),石门乡为发展观光,为开发景点,寻找乡内历史遗迹,派员上山寻获这处遗址。于是斥资整修,辟建尖山湖步道,通往纪念碑,并将尖山湖纪念碑规划为一处观光景点。

尖山湖纪念碑

从栈道入口拾阶而上,不久就进入树林间。走在林荫栈道,气氛相当幽致,而栈道的规划也很用心,都贴钉止滑垫,可避免雨后木板湿滑。栈道呈之字形迂回上山,所以走来并不疲累。

中途时,遇到一对夫妻游客迎面走下来,其中的先生问我“尖山湖”在哪里?原来他们误以为尖山湖步道可通往尖山‘湖’,爬到上方的纪念碑时,却看不见任何湖泊。我向他们解释,尖山湖的“湖”,是指“低洼的谷地或盆地”,例如竹子湖、倒照湖、山猪湖等地名,都不是指湖泊,他们才恍然大悟。其实,我也是几年前才知道此“湖”非彼“湖”。简单寒喧后,继续前进。

约走十一、二分钟,抵达栈道终点,前方出现古朴的石阶路,随即变为陡上,约两、三分钟,便抵达了尖山湖纪念碑。六十九年前,一架日本军机在这里坠毁,机上七名官兵全部罹难。如今现场所见,山林郁郁,草木苍苍,往事已如春风吹过,了无痕迹,仅存这一块朴旧的纪念碑伫立于此,见证了这段往事。

尖山湖纪念碑基址不大,基址中央竖立了一块直立式的石碑,刻着“海军将士战死之地”,上头还刻着象征海军的船锚符号。历经六十几年的岁月,石碑还相当完整,碑文清晰可读。碑石的供台有几叠湿旧的金纸,供台前的石香炉有残余的香柱,红砖地上则有几许落叶。纪念碑的后方重新建造洗石子的矮墙,半环绕着纪念碑,矮墙两侧各有碑文,一为台北县政府的纪事碑文,一为纪念碑的原碑文的重刻。

我绕到石碑后方,端详碑石背面的碑文,碑文以汉字为主,中间夹杂着些许日文,字迹虽渐模糊,但仍可辨读,起头写着:“昭和十二年七月支那事变勃发..”,接着变成日文,然后又接汉字。内容叙述事件经过及纪念碑兴建的缘由。碑文末则刻写着七位罹难官兵的官阶职称及姓名。

纪念碑背面的罹难官兵姓名

看着碑文上的七个日本名字,我心中不禁有几许感慨。这七名日本官兵的际遇算是幸运的,他们死于战争的初期。当时日本大举侵略中国,节节胜利,由于凭恃着武力优势,军机的折损率极低,因此这样的一起军机撞山意外,导致七名官兵丧生,非比寻常,而能引起官方的重视。而由台北州知事滕水侦治郎及淡水郡守武猛彦共同主持,在尖山湖坠机地点竖立起纪念碑,并每年于坠机纪念日时召集淡水郡及石门庄的地方仕绅和学生代表,前来纪念碑吊祭。七位死于意外的日本飞行员竟获得了殊荣的礼遇,一一留名于纪念碑上。

往后几年间,作战阵亡的日本飞行员,就很难获得这种特别待遇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日宣战,至大战末期,日军节节败退,军机大量耗损,飞行员大量战殁,日本帝国已摇摇欲坠,已无力为战死的官兵一一立碑纪念。前后对照,这七位官兵的际遇,相对而言是较为幸运的了。

至于纪念碑的本身,则因位于偏僻的尖山湖山区,隐没于荒烟蔓草中,被人们所遗忘,所以也躲过战后的人为报复破坏,而能保存至今。时至今日,尖山湖纪念碑被破坏的概率,应已是微乎其微了。时间总会冲淡历史恩怨。珍珠港事变五十周年时,二次大战期间偷袭珍珠港的部分日本飞行员与当年驻守夏威夷的美军们,又重新回到了珍珠港事件现场缅怀往事。昔日英姿焕发的军人,都已垂垂老矣。当年,双方曾在珍珠港殊死作战,一方在天空猛烈投下炸弹,一方在地面以机枪火炮回击,互相拼命,如今则是紧紧地相互拥抱。

战争的本身,无论结果胜或负,对双方的军人或人民而言,都是一种苦难与折磨。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曾带给亚洲人民极大的苦痛(注2),而对日本人民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广岛、长崎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其伤痛至今犹存。尖山湖纪念碑的保存,亦可使后代子孙记取历史教训。

尖山湖三圳

尖山湖纪念碑的右侧林间有一条山径,路标写着“往青山瀑布60分钟.土地公岭150分钟”,可衔接二坪顶古道,通往三芝乡的二坪顶。今天的行程只至纪念碑而已。于是循原路下山。约七、八分钟,就回到了栈道登山口附近。

水圳源头的溪谷。


这时注意到有一条水圳从栈道下方横越。一时好奇,于是循着水圳往上游探源。这条水圳为“尖山湖三圳”,沿着水圳走,感觉与坪顶古圳步道相似,林荫怡人,清凉舒适。石门乡多山坡地,水圳系统极为发达,这些水圳都颇有历史,且位于青山绿水的山区里,当地政府若能规划为森林水圳步道,则应可以吸引游客前来郊游踏青。

我一向喜欢走水圳路,虽然水圳小路未必有奇花异草或殊景名胜,但水圳路大多平缓好走,沿途又有潺潺流水相伴,总能让人心情愉悦。我喜欢水圳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有了水圳,才能使荒壤辟为良亩,让生活环境得以生生不息。走在水圳路上,会让人有饮水思源的感念。若是纪念碑与水圳两者让我选一个,我一定会选后者。

旅游日期:2006.03.29 (写于2006.04.07) 【推荐本文给朋友】

行旅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吴辰君缘定机长 庹宗康惊传情变
台北信义区.豹山溪步道
马国亚航强调不会卖股权给淡马锡控股
淡基横断古道东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