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基横断古道东段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13
标签:

今天终于探访了向往已久的“淡基横断古道”东段行程。“淡基横断古道”,东起基隆,西至淡水,辟建于光绪十八年 (1892年),三年后,清廷割让台湾,因此这条道路可说是“清末最后一条官道”或“清末最后一条军道”。

这条古道全长38.6公里,以擎天岗附近鸡心崙的河南营为界,分为东段及西段。西段因阳金公路、百拉卡公路等现代公路及人为开发的影响,古道已支离破碎,仅存三小段而已(注1);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部分在古道东段,从万里大坪至擎天岗的这一路段,因位于阳明山国家公园的范围内,且部分划入磺嘴山生态保护区内,破坏少,风景美,因此成为淡基横断古道最精彩的一段。

这一段古道与山界熟知的“鹿堀坪古道”(注2)路线有部分重叠,也与“磺嘴山古道”的路线有所重叠。阳明山国家公园于民国94年(2005年)发表“淡基横断古道自然及人文资源调查”,探查出更正确的“淡基横断古道”路线。后来,登山团体纷组队前往探访,“淡基横断古道”东段路线已趋明朗。不过,因为这条古道位于生态保护区内,鹿堀坪草原附近牛路纷歧,当地气候又多变,时而云雾迷漫,容易迷路。因此,前往探访“淡基横断古道”东段最好结伴而行,并由有经验的山友担任向导较为安全。

今天的行程由鹿堀坪古道登山口的“圳口埔”出发,这里有空地可以停车(注3)。“圳口埔”位于大坪往鹿窟坪的入口,为水圳出山区后的平缓地形。这里拥有北台湾山区最发达的水圳系统,沿着地势高低的三条水圳,将“头前溪”(又名“鹿窟坪溪”)丰沛的溪水引至平均海沷约400公尺的大坪台地,以灌溉耕地,促成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淡基横断古道东段


从“圳口埔”出发,沿着水圳旁的步道前进,来到一座水泥桥旁。此时微雾轻岚,弥漫于山区,令我忆起第一次来访鹿堀坪时的烟雨濛濛的美丽记忆。这条古道,是我记忆深刻的古道之一。

水泥桥的溪谷两岸都有山径可通往鹿堀坪草原。古道取直行,不过桥,沿着溪畔旁的水圳道前进。冬、春之际,雨水多,溪岸的芒长高长。穿过一小段芒草路,进入森林后,古道的路径才变为明朗。

沿溪行,淙淙水声相伴,雾则渐浓。回想当年,独行于这迷雾森林中,心情颇惶恐。如今则觉得迷濛森林间,气氛幽致,使人心神愉悦。古道蜿蜒而上,经过所谓的“三截弯仔”的之字型路段。沿途一片翠碧,大片的楼梯草、冷清草将地表铺成绿毯,而零星的柳杉则苍然伫立于雾茫之中。林间潮湿,水汽足,湿气与空气结合,吸闻起来,感觉空气特别地鲜芬。

不久,抵达一叉路,左叉路可下切至一小瀑布,是我昔日旧游之地,越过小瀑溪谷,则可从对岸绕回刚才走过的水泥石桥。取右行,继续前行,爬坡而上,有明显的石阶遗迹,当地人称为“三十六崁”,石阶由36块石头所堆叠而成,走过时未及细数。

爬到上方林间处,左侧又有一条小径,可下切至溪谷,溪谷有另一座瀑布,称为“头前溪瀑布”。于是暂离古道,下切至溪谷欣赏瀑布。“头前溪瀑布”,又名“鹿堀坪瀑布”,瀑布虽然不高,但瀑布的崖壁宽阔,最近多雨,瀑布水流足够,瀑水汹涛奔流,颇为壮观。瀑布下有深潭,是夏日清凉戏水佳处。

鹿堀坪草原与溪流

前行约五、六分钟,就出了森林,左侧有一小片草原,为昔日的梯田,已荒废。古道至此处,变为平缓,梯田草原绵延不断。这时,山雾渐渐散去,阳光露脸,迷离的森林气氛已变为明亮绚丽的草原风光。

古道路径位于梯田草原上方的山麓边,时而穿进树林。约十余分钟,抵达“鹿堀坪土地公”。这只是三块石板所砌成石棚土地公,隐身于大树下。当年在此耕种的农民在此祭拜土地公。庙旁有一条山径可爬往附近的鹿堀坪山。

过“鹿堀坪土地公”,进入更大的梯田草原区,“淡基横断古道”与“鹿堀坪古道”在此分道扬镳,淡基横断古道偏左,越溪爬往对岸梯田草原的高处。踏石越过“头前溪”,循着层层梯田而上。这片坡地有梯田层层,上下数来约十层,层层废耕的梯田皆已蜕变为草原。放眼看去,青青草原,清清流水,山峦环抱,云岚簇拥,真有“到此了凡心”的尘外之想。站在草地高处休息,浮云轻岚自远方缓缓向鹿堀坪漫飘而来。

在梯田最上方处,找到登山条,沿着小径前进,古道紧临小溪,不久路径便消失。寻觅了一会儿,越过小溪找路,路径纷沓,左右搜寻,发现了登山条。于是沿着另一溪岸的山腰路前进,这时路径又转为清晰,缓缓而上,林间偶见残存的驳坎遗迹。约十余分钟,山径又下切,再度越过小溪。

溪头尾土地公


越溪后,古道变陡,远离溪谷。上爬约十分钟,至一平缓地,遇一条左叉路,似通往大尖山的方向(注4)。继续直行,前方的几十公尺处,出现一座石砌土地公庙。这座土地公庙因位于头前溪上游,所以称为“溪头尾土地公”。

这座土地公庙的历史悠久,保存的相当完整,古朴的墙面,苔藓斑斑,透露出几许岁月沧桑,景致令人动容。这是磺嘴山区唯一的土地公庙。当年走在淡基古道上的清军兵勇,应曾在此歇息。我们也选择在土地公庙附近的林间空地用餐休息。

餐毕,循着土地公庙旁的山径前进,却是陡上,不太像是古道,约七、八分钟路,接上大尖山与磺嘴山之间的联络道。取左行,不久便抵达大尖山棱线草原(第三草原),草原上绵延的牛堤,有“万里长城”之称。大尖山的圆锥山形与棱线草原美景相映,这一景,为台北郊山的胜境之一。

棱线草原上竖立着一块磺嘴山生态保护区的警告牌,警告牌的另一侧有一条山径,入口挂着许多登山条,我们误以为就是“淡基横断古道”。进入后,山径却绕往下走,明显偏离古道的方向。原来,这条山径是山界新开辟的“尖帽龙750越岭”路线,并非“淡基横断古道”的正路。淡基古道的入口在棱线草原的更上方,入口却无登山条,反而不容易发现。

淡基横断古道东段

从警告牌处继续往上走约十几公尺,才发现左侧有另一条不明显的山径。进入后,路径变为清晰,为平缓的腰绕路。这条山路就阳明山国家公园重新探查“淡基横断古道”时发现的古道旧径。原来淡基横断古道并非走于磺嘴山棱线上的步道(磺嘴山古道),而是走于棱线下方的这条山腰路。这样的路线较为合理,因为爬升较缓,且距离更短,沿途又行走于森林中,有林荫遮蔽,走来较为舒适。

约十余分钟,便接上磺嘴山棱线步道,由此前进擎天岗,“淡基横古道”与“磺嘴山古道”路线重叠。我在三年多前登磺嘴山时曾走过这一段路,是令人怀念的一条山路。

继续走了半小时,翻越一座山崙,终于走出磺嘴山生态保护区,古道与阳明山东西大纵步的石梯岭步道交会于“后湖底”鞍部。这里设有栅栏,也竖立了生态保护区的警告牌。由此而西,走往擎天岗,已是大众熟悉的步道系统,因此,今天的淡基东段行程就以“后湖底”鞍部为终点。

磺嘴山生态保护区的入口的对面,还有一条山径沿着“后湖底溪”向南行,可衔接“内双溪古道”(注5),出平等里,这段路称为“磺嘴山古道南段”,沿中有沼泽及古厝遗址。于是临时起意,决定再深入这段古道,前往一探古厝遗址。

牛舍遗址

进入古道,沿途发现了日据时代的空酒瓶,不久,经过一座小沼泽,原为农民阻溪形成的灌溉池,荒废后,成了沼泽。过沼泽后,沿“后湖底溪”而行,溪水潺潺。这条看似不起眼的小溪,是内双溪的上游源头之一。

几分钟后,前面出现一大间石砌墙屋,是一间牛舍,舍内的空地上遗有一牛骨骸。牛头及牛角的轮廓还十分完整。第一次在山林里看见巨型动物的骨骸,不禁有些悚然。时间不足,探访只到此为止,未继续南行。于是折返,回到“后湖底”鞍部。

踏上归途,约五十分钟,回到大尖山棱线草原,从牛堤草原附近找到通往“溪头尾土地公”的古道正路。约五、六分钟,便抵达“溪头尾土地公”前的叉路口。又三十分钟,回到鹿堀坪梯田草原,又约一小时,回到圳头埔登山口。

今天终于顺利完成了“淡基横断古道东段”的探勘行程。这条古道沿途所经之处,风光明媚,鹿堀坪的梯田流水,大尖山的草原牛堤;古朴土地公,幽幽古道路,都堪称是阳明山国家公园古道中的首选。站在大尖山草原眺望磺嘴山的雄壮气象,坐于鹿堀坪草地欣赏梯田流水美景,任谁都会许下一个再访的愿望。

旅游日期:2006.03.09 (写于2006.03.19) 

行旅图

——本文转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大溪.石板古道(码头古道).古城旧址
东和禅寺古钟楼
澳人健康名列全球前十名 原住民健康走下坡
大溪.月眉古道.李腾芳古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