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尖山湖步道.尖山湖紀念碑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51
標籤:

今天來台北縣三芝鄉走訪二坪頂古道,途中發現古道可通往石門鄉的「尖山湖紀念碑」,不過越嶺路途遙遠,最後還是決定中途折返,回程時再開車前往尖山湖步道的登山口。若走二坪頂越嶺古道,可能要多花上2小時的時間,而走「尖山湖步道」,只須15分鐘就可抵達尖山湖紀念碑。

尖山湖步道登山口。


從三芝走台二線(北海岸公路)往石門,抵達老梅時,右轉入北17鄉道。過豬槽潭後,直行,於石橫二號橋前左轉,往青山瀑布的方向續行。過青山瀑布登山口,約三分鐘車程,便抵達了尖山湖步道登山口。

寬闊的水泥緩坡步道,路旁種植一整排山櫻花。


從登山口出發,沿著寬闊的水泥步道往前走,路旁種植著一排山櫻花,花季已過,櫻花消逝無蹤,只見枝頭綠葉在陽光下閃動。上行約兩分鐘,來到一叉路口,步道取右行,不久來到了水泥步道的終點,前方出現木板棧道,開始爬坡直上。棧道入口處豎立了一塊中英文的解說牌,敘述「尖山湖紀念碑」的歷史(註1)。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中日戰爭爆發。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日本從台灣派遣海軍航空隊前往中國作戰,到達漢口上空時,因雲層密佈,視野不佳而折返,途經石門鄉尖山湖,一架戰機不慎撞山墜毀,造成機上七位軍官兵全部罹難。日本當局於墜機事件一週年紀念日時,在尖山湖墜機的地點豎立這塊紀念碑,以紀念這七位戰士。

隨著第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投降,撤離台灣,這塊紀念碑便被遺忘於山林荒堙蔓草中,直到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石門鄉為發展觀光,為開發景點,尋找鄉內歷史遺跡,派員上山尋獲這處遺址。於是斥資整修,闢建尖山湖步道,通往紀念碑,並將尖山湖紀念碑規劃為一處觀光景點。

尖山湖紀念碑

從棧道入口拾階而上,不久就進入樹林間。走在林蔭棧道,氣氛相當幽緻,而棧道的規劃也很用心,都貼釘止滑墊,可避免雨後木板溼滑。棧道呈之字形迂迴上山,所以走來並不疲累。

中途時,遇到一對夫妻遊客迎面走下來,其中的先生問我「尖山湖」在哪裡?原來他們誤以為尖山湖步道可通往尖山『湖』,爬到上方的紀念碑時,卻看不見任何湖泊。我向他們解釋,尖山湖的「湖」,是指「低窪的谷地或盆地」,例如竹子湖、倒照湖、山豬湖等地名,都不是指湖泊,他們才恍然大悟。其實,我也是幾年前才知道此「湖」非彼「湖」。簡單寒喧後,繼續前進。

約走十一、二分鐘,抵達棧道終點,前方出現古樸的石階路,隨即變為陡上,約兩、三分鐘,便抵達了尖山湖紀念碑。六十九年前,一架日本軍機在這裡墜毀,機上七名官兵全部罹難。如今現場所見,山林鬱鬱,草木蒼蒼,往事已如春風吹過,了無痕跡,僅存這一塊樸舊的紀念碑佇立於此,見證了這段往事。

尖山湖紀念碑基址不大,基址中央豎立了一塊直立式的石碑,刻著「海軍將士戰死之地」,上頭還刻著象徵海軍的船錨符號。歷經六十幾年的歲月,石碑還相當完整,碑文清晰可讀。碑石的供台有幾疊溼舊的金紙,供台前的石香爐有殘餘的香柱,紅磚地上則有幾許落葉。紀念碑的後方重新建造洗石子的矮牆,半環繞著紀念碑,矮牆兩側各有碑文,一為台北縣政府的紀事碑文,一為紀念碑的原碑文的重刻。

我繞到石碑後方,端詳碑石背面的碑文,碑文以漢字為主,中間夾雜著些許日文,字跡雖漸模糊,但仍可辨讀,起頭寫著:「昭和十二年七月支那事變勃發..」,接著變成日文,然後又接漢字。內容敘述事件經過及紀念碑興建的緣由。碑文末則刻寫著七位罹難官兵的官階職稱及姓名。

紀念碑背面的罹難官兵姓名

看著碑文上的七個日本名字,我心中不禁有幾許感慨。這七名日本官兵的際遇算是幸運的,他們死於戰爭的初期。當時日本大舉侵略中國,節節勝利,由於憑恃著武力優勢,軍機的折損率極低,因此這樣的一起軍機撞山意外,導致七名官兵喪生,非比尋常,而能引起官方的重視。而由台北州知事滕水偵治郎及淡水郡守武猛彥共同主持,在尖山湖墜機地點豎立起紀念碑,並每年於墜機紀念日時召集淡水郡及石門莊的地方仕紳和學生代表,前來紀念碑弔祭。七位死於意外的日本飛行員竟獲得了殊榮的禮遇,一一留名於紀念碑上。

往後幾年間,作戰陣亡的日本飛行員,就很難獲得這種特別待遇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日宣戰,至大戰末期,日軍節節敗退,軍機大量耗損,飛行員大量戰歿,日本帝國已搖搖欲墜,已無力為戰死的官兵一一立碑紀念。前後對照,這七位官兵的際遇,相對而言是較為幸運的了。

至於紀念碑的本身,則因位於偏僻的尖山湖山區,隱沒於荒煙蔓草中,被人們所遺忘,所以也躲過戰後的人為報復破壞,而能保存至今。時至今日,尖山湖紀念碑被破壞的機率,應已是微乎其微了。時間總會沖淡歷史恩怨。珍珠港事變五十週年時,二次大戰期間偷襲珍珠港的部份日本飛行員與當年駐守夏威夷的美軍們,又重新回到了珍珠港事件現場緬懷往事。昔日英姿煥發的軍人,都已垂垂老矣。當年,雙方曾在珍珠港殊死作戰,一方在天空猛烈投下炸彈,一方在地面以機槍火砲回擊,互相拼命,如今則是緊緊地相互擁抱。

戰爭的本身,無論結果勝或負,對雙方的軍人或人民而言,都是一種苦難與折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曾帶給亞洲人民極大的苦痛(註2),而對日本人民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廣島、長崎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其傷痛至今猶存。尖山湖紀念碑的保存,亦可使後代子孫記取歷史教訓。

尖山湖三圳

尖山湖紀念碑的右側林間有一條山徑,路標寫著「往青山瀑布60分鐘.土地公嶺150分鐘」,可銜接二坪頂古道,通往三芝鄉的二坪頂。今天的行程只至紀念碑而已。於是循原路下山。約七、八分鐘,就回到了棧道登山口附近。

水圳源頭的溪谷。


這時注意到有一條水圳從棧道下方橫越。一時好奇,於是循著水圳往上游探源。這條水圳為「尖山湖三圳」,沿著水圳走,感覺與坪頂古圳步道相似,林蔭怡人,清涼舒適。石門鄉多山坡地,水圳系統極為發達,這些水圳都頗有歷史,且位於青山綠水的山區裡,當地政府若能規劃為森林水圳步道,則應可以吸引遊客前來郊遊踏青。

我一向喜歡走水圳路,雖然水圳小路未必有奇花異草或殊景名勝,但水圳路大多平緩好走,沿途又有潺潺流水相伴,總能讓人心情愉悅。我喜歡水圳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有了水圳,才能使荒壤闢為良畝,讓生活環境得以生生不息。走在水圳路上,會讓人有飲水思源的感念。若是紀念碑與水圳兩者讓我選一個,我一定會選後者。

旅遊日期:2006.03.29 (寫於2006.04.07) 【推薦本文給朋友】

行旅圖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吳辰君緣定機長 庹宗康驚傳情變
台北信義區.豹山溪步道
馬國亞航強調不會賣股權給淡馬錫控股
淡基橫斷古道東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