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竞争力报告片面改变台湾名称为中国台湾

标签:

【大纪元9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吕志翔日内瓦二十六日专电)世界经济论坛(WEF)对台湾采取不友好行动,在今天公布的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片面改变台湾名称为“台湾,中国(TAIWAN, CHINA)”。

WEF的立场转变再度确定,中国打压、矮化台湾的行动更趋激烈,全面扩大到非官方国际组织,更锁定台湾极为重视的WEF及其竞争力报告为主要目标。

WEF今天正式公布“2006-2007全球竞争力”报告,台湾竞争力排名退到第十三名,更令人震惊的是名称被改为“台湾,中国 (中国台湾)”。

WEF的改名行动颇为彻底,在与各国合作伙伴机构名单中,也将行政院经建会列在“台湾,中国”之下,但新闻稿及部分报告文字,则是使用台湾。

虽然WEF一位发言人表示,WEF是因为要与“国际货币基金会 (IMF)”及“世界银行”的作法一致,而决定改变台湾的名称,并非受到中国的压力影响,但背后原因不言可喻。

据指出,台湾驻日内瓦办事处早已掌握WEF计划改变台湾名称的讯息,在交涉过程中,并向WEF表达了强烈反对立场,但WEF创办人及主席史瓦布一心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而无法扭转。

事实上,从中国每年派遣高层代表团出席在瑞士达佛斯市举行的WEF年会,WEF在中国举行高峰会议,以及六月在北京设立第一个代表处,都显示了中国对WEF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要求改变台湾名称几乎是必然的行动。

相形之下,台湾与WEF的实质互动有限,除了WEF竞争力计划负责人罗培兹二零零四年率团访问台湾,以及经建会每年提供竞争力资讯外,其它乏善可陈,形势消长非常明显。 

联合国及官方国际组织的报告,普遍使用“台湾,中国”或“中国台湾省”名称,但WEF为一独立非政府组织 (NGO),以提升全球企业及治理为宗旨,仍在中国压力下改变立场,对台湾的国际活动及策略已构成严重挑战与考验。

WEF改变台湾名称并非孤立事件,台湾在国际反地雷行动 (ICBL)的民间代表,最近出席反地雷公约会议时,名牌被要求加上“中国”,但遭ICBL拒绝;甚至在花卉、瓷器、医院等民间组织,中国也不松手,几乎已成固定模式。

在这种情势下,身为WEF的正式合作对象的经建会,未来如何维持与WEF的合作关系,以及台湾如何因应中国的行动,将是决策者的重大考验。

相关新闻
扁:台湾资讯科技竞争力 全球排名第七
IMD竞争力排名:台湾大降7名 中国紧追在后
洛桑全球竞争力排名 美国仍居首位
台湾网路整备度 全球第7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