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无国界 台湾医疗团蒙古义诊埋希望种子

人气 9
标签: ,

【大纪元9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二日电)台湾医疗团八月底刚从蒙古及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义诊回台,蒙古的朋友拿到贴着“TAIWAN”的药袋,还有一份很实惠的刷牙用具,竖起大拇指感激来自台湾很直接的关怀。医疗团员认为,千里迢迢虽然辛苦,但医疗关怀无国界,这次可以在大漠传真情,埋“希望种子”,感觉到很高兴。

医疗团是由行政院卫生署医院管理委员会执行长林水龙率领、台北医院顾问江义雄医师、中医科主任许中华、复健科主任许振荣、中医科医师徐蔚泓,台大医院器材维修组主任黄义侑、组长吕重明及工程师杨宗霖。

除了官方与半官方拜会活动,台湾带来的“传统医学”也与蒙古医界精英合作,在蒙古第二联合医院义诊,看诊的人相当踊跃,两天就有五百名病患求诊,蒙古人民对台湾的“科学中药”更感兴趣。

许中华表示,一位从苏联搬来蒙古的七十三岁妇人察满苏华,以俄罗斯话与医疗团医师问候,看完诊后还送医师一对俄罗斯娃娃。也有一位八十三岁的病患,穿着英挺的军服,身上别满勋章,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率领蒙古游击队,抵抗日本的领袖。

来自巴玛蒂克地区一位妇人,特别在小孩陪同下,远从一百公里外,来台湾医疗团看诊,许多病患盛装打扮,穿着传统服装看诊。

来自乌兹别克的六十岁妇人玛利亚,在晚间八时医师看诊完后,还邀请团员到她经营的俄罗斯餐厅用餐。

为了直接与蒙古朋友沟通,许中华与徐蔚泓特别学了许多简单蒙古语,与病患直接交谈。他们还特别将印着“TAIWAN”的贴纸,贴在药袋上。听到蒙古朋友,竖起大拇指感激念到“TAIWAN”,医疗团成员的辛苦疲惫都化为乌有,认为相当值得。

除了“传统医学”义诊,医疗团也捐赠洗肾机、超音波、牙科器材及轮椅等。许多病患一直问台湾医疗团何时会再来?许中华向大伙说,“来自台湾的关怀,不会停止”。

医疗团还转往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访问,并获国会议长接见,也拜会乌兰乌德市的市立医院、蒙古第二大城大汉市市立医院,洽谈进一步交流事宜。

许中华趁着空档,与四位蒙古年轻医师及医学生见面。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医师彭谷得,半年前来台湾阳明大学国际学程修习硕士学位,曾随蒙古医师访问团参访宜兰、花莲、慈济静思堂,许中华当时鼓励他们,结合共同理想与热诚的医师,组成服务自己国人的医疗组织。

彭谷得带着他们的伙伴,在大汉医院等了五个小时,才与台湾医疗团员碰到面。许中华说,他们看起来一点也不富有,却充满希望与理想,在大漠中,似乎露出医疗希望的曙光,许中华将身上所有的美金与蒙币,交给彭谷得当成基金。

台湾与蒙古虽然无邦交,但是这几年,卫生署设在署立台北医院的国际医疗人员训练中心,已经培训蒙古医师十一人次,与蒙古医界累积友好合作关系。包含总理家庭医师童依乐,乌兰巴托市公共卫生处长欧芸碧医师,及卫生部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安摩儿医师、传统医学科主任辛格、主治医师珊碧格、外科主任塔米尔。

去年,卫生署副署长陈再晋也于蒙古捐赠复健医疗设备给蒙古第二联合医院,署立台北医院院长黄焜璋至蒙古缔结姊妹医院签约。

进一步实质的合作,已经让蒙古人民感受到千里之外的台湾爱,许中华还计划每次都与来台受训的蒙古医师提到“组训蒙古医疗团”的计划,相信类似台湾许多医疗团体在偏远地区奉献的精神,也持续会在蒙古发光发热。

相关新闻
手术开一半 操刀医生自己捐血
台湾人医师协会义诊团远赴巴拿马
慈济医疗团队前进金门展开两天义诊活动
蒙古发现2500年前保存完好的干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