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那不仅仅是一块三角地

王丹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11月15日讯】关于何为大学,是自有大学以来就一直讨论的问题。我们至今难以忘记的冯友兰所撰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上面写的是: “以其相容并包之精神,转移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这可以看作是中国早期自由知识份子对何为大学以及大学的社会功能的共识。这种共识在北京大学身上体现得更为清晰。

北京大学自创始以来,就以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为传统,在一百多年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在每一次的重大社会变局中,都扮演了积极推动自由思想,引领时代风潮的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传统,才使得北大具有一种“精神的魅力”。至今北京大学仍旧是青年学子向往的地方,这是与这种传统和魅力一脉相承的。换言之,如果抹杀了这样的传统,北京大学就与一般的技术学院没有什么差别,更不要说什么魅力了。维护传统,这是作为北大校友的我们对于今天北大的学校当局最起码的期待和要求。

然而,今天的北大当局又是如何来回应这些期待的呢? 据报导,被认为是代表北大民主精神的三角地民主墙,在北大校方未有广泛咨询下,已于11月4日晚上被拆除。三角地现在只剩下三角形的花坛。校方改为在园地树立电子公告栏的方式来发放消息。官方的学生会不仅没有出来阻止,反而为学校辩护,居然说什么“民主墙实际上只是一个铁架”,撤掉了“更符合社会进步”,等等。

这种做法,不仅是严重的破坏北大传统的行为,更是对那些对三角地有深厚感情的北大校友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众所周知,北大的三角地在北大的校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1957年的北大民主墙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从八十年代初期的北大学生竞选到1989年的学生运动,三角地都是学生和社会人士汇聚讨论的地点,多少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在这一块小小的三角地上发生的。在向往自由民主的北大人心目中,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块三角地,它根本就是北大精神的圣土,是北大人追求理想,担当社会责任的象征。即使我们不感情用事的说,它也是北大的重要纪念地之一。这样丰厚的历史承载,怎么可能“只是一个铁架”呢?我有一个北大的学弟,已经离开学校3年了,现在在欧洲留学。前天他在MSN上跟我说,他看了这样的新闻,真是痛心疾首,他为北大感到耻辱。我想,他的痛切反映的是许许多多北大人的共同心声。我父母都是北大毕业生,我周围很多朋友也是北大人,我敢说,如果北大校方有勇气做一次公平的民意调查的话,他们的决定是一定会被否决的。

一个大学不珍视自己的传统,就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今天的北大已经逐渐失去光彩,这是校方抛弃传统的最大恶果。有一天,当北大的事情可以通过民意来处理的时候,我们作为校友,一定会呼吁重新恢复三角地的原貌,恢复北大的传统。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王丹刑期届满 王母盼儿回国
王丹欲赴港教书 暂未获邀
王丹:十七大后中国可能出现集体领导
王丹访问新西兰 谈中国政治改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