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贵中医】痢疾--中医的治疗小偏方

林贵 中医师

人气: 42
【字号】    
   标签: tags: , ,

据新闻报导:台湾台中市北屯国小发生杆菌性痢疾群聚感染,根据行政院卫生署疾病管制局的资料,杆菌性痢疾症状有腹泻、伴随发烧、恶心;或有毒血症、呕吐、痉挛及里急后重(有便意,却拉不出来)。潜伏期为十二至九十六小时(通常一至三天),有时长达一周。

痢疾是典型肠胃疾病,症状是上吐下泻,如果合并咳嗽流鼻水等症状,就不是痢疾。如果上厕所时解不出来,肛门口也感觉疼痛,极可能是感菌性痢疾,要赶快就医。

杆菌性痢疾起因于小肠末端及大肠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典型患者粪便中有血迹、黏液及细菌群落形成之脓,然而约三分之一患者有水样下痢。

在传染方式方面,因直接或间接摄食被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污染的东西而感染。即使只吃入极少数(十至一百个)病菌也可能发生感染。受传染者主要是因接触带菌者粪便没有洗手或没有清洗指甲间缝隙,带菌者因和人握手或间接由食品的污染而传染给别人。

早上有一读者打电话给我说:“林医师我有一祖传小偏方,可以治疗痢疾,提供给你”。她提到用乌梅冲开水温服,即可达治痢疾的功效。

我查一下明清中医验方一书:“有人血痢百余日,单用塩梅、好醋调服,用此而愈,屡试神验。”。

中医古籍记载乌梅的功效,可参考如下:
【神农夲草经】把梅实(乌梅)列为中品:性味、主治功用如下
1.梅实(乌梅),性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生川谷。
释义:乌梅性味酸、涩、平,长于酸敛下气,涩肠止泄,养肝柔筋,
蚀疮怯腐,驱虫止痛。
【 夲草纲目】:梅’,花开于冬而实成于夏,得木之全气,故其味最酸,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 解鱼毒, 硫黄毒。
【圣惠方】: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黄连一升,乌梅二十枚(炙)。并得梅捣末。蜡如棋子大蜜一升,合于微火上,令可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日三。

现代医学研究:【中药大辞典】记载乌梅:
1.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等。在成熟时期含氢氨酸。
2.药理:抗菌作用,体外实验,水煎液( l:l ) 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有效。◇@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