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金男:得失面前,坦然面对司法裁判

古金男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11月5日讯】【按】司法是现代法治国家立基的元素,司法能否不受干预、公正公平,并且走出国界疆域,不仅是各别国家社会能否长居久安的重要磐石,更肩挑着保障与实践人权正义的重担。要维持司法公正以及实践人类正义,仅靠司法人单方的努力是不够。司法的提升与进步,需要公开的监督与公平的评价而不是司法不公的空泛指责或者政治色彩的任意涂抹。从法官与律师的角度来看法律世界,他们如何看待外界的评判?他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得失心理?法律人关注的不仅是一国一地的正义是否实践,在行有余力之下,法律人如何从自己专业领域走向国际人权的维护?请看今日的法律专题,一探司法人如何看待得失胜负,以及司法人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展望。

司法在民主法治国家,被公认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无论是西方的三权分立,抑或台湾的五权宪法体制,都让司法独立于行政、立法权之外,不受任何外力之干预或影响。法官完全根据法律及事实作判断,以确保司法裁判之品质,维护公平正义。

台湾在蒋氏威权统治时期,司法除为社会惩恶维安、定纷止争外,不可讳言的,亦兼沦为统治者维护其威权之工具。此见诸解严前之动员勘乱时期,立法机关所制定之临时条款或特别法规,多的不胜枚举,其中不乏箝制人民思想、言论、行动自由者,稍越雷池一步,就会受到司法的追诉审判。

随着动员勘乱时期的终止,政府宣布解严,一些不合时宜的法令陆续废除后,司法内部也采取一连串的制度改革,减少司法行政干预,由法官自治自律,对司法个案拥有充分的独立审判空间。虽然在个别案件中,仍然还会有企图影响裁判结果的外力,但随着法官自主意识的抬头,只要法官能自重自爱,这些都将被消弭于无形而不起作用,所谓“政治介入司法”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许多司法人员,为了避免外力循私的干扰,连亲朋好友也绝少往来,甚至不敢随便参加餐会,因此被讥为不近人情,这也是司法人员的风骨与无奈。

不增不减的理性公议

有人质疑“司法不公”。什么才是司法不公?违法或错误的裁判,诉讼程序的不遵守,不当起诉或不起诉,就是司法不公。法官担任裁判职责,除应秉持公道与正义外,更需经验的累积与传承,依据法律及事实证据,作出最适切之评断,始能减少不当裁判之发生。但是,在目前法官超量负荷的情况下,此类之疏失,似乎还难以绝对的避免,但这正是三审三级制度存在的原因,得以上诉程序救济之。唯独有些案件因证据不足,法官只能依现有证据来评判,可能结果就会与真实有所出入。

司法裁判,不管民事或刑事,都有不同立场的原告被告双方,不可能让双方都完全满意,总有受败诉裁判的一造,会对判决有所不满,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只要所有的调查、证据搜集、审判过程都公正合法,对于不利裁判,就应有坦然面对之勇气,即使不服也应依循司法程序寻求救济,才能展现民主法治社会“尊重司法”之优良风范。也只有司法被尊重,司法机关才能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殿堂。

司法裁判固非不能容许外界的议论批评,只是应就事论事,针对个别案件违法失当之具体事证,加以检视探讨,始有助于司法之改革。惟在司法革新之脚步明显加快之今日,反而屡见执政的民进党及在野的国亲阵营,每遇司法裁判不利于己方之时,都高分贝的叫喊着“司法不公”或“政治迫害”、“政治介入司法”。这种由公众人物带头,只看判决结果,不问是非对错的任意攻讦,不仅对司法直接造成严重的伤害,也给民主法治社会带来最不良的示范。影响所及,还有谁相信司法?相信政治不会干预司法?难怪许多个别案件的当事人也披上白布条抗议“司法不公”,一但裁判不如已意,就高喊“司法已死”!

古人常言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亦有云“刑不上大夫”。如今,贵为台湾总统夫人的吴淑珍都因国务机要费案被依贪污伪造文书罪起诉送审,前台北市长马英九、副总统吕秀莲、前总统府秘书长游锡堃及陈唐山等人也都先后被依贪污背信罪嫌起诉。事实胜于雄辩,台湾司法已打破传统,无分蓝绿,总统犯法与庶民同罪,谁说“司法不公”?“司法已死”?

坦然面对判决的勇气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无论民刑诉讼,当事人各自就自己有利之主张负举证责任,互为攻击防御,法官居中裁判,所凭的是法律及事实证据,在当今民意高涨,资讯科技发达的时代,司法裁判必须随时可以接受公评,不可能扭曲事实,悖离公平正义。只是有些人或因对法律的认知错误,甚或明知理屈仍出于硬拗的心态,这类当事人就很难坦然面对败诉裁判。

当然,法官基本上应有法律的专业素养,注重司法裁判品质的提升,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与尊敬。而决断生死、定纷止争,更须具备高道德标准,心存善念,把慈悲溶入裁判,才能让人感动折服。尤其审案过程中,要能将心比心,耐心听讼,公平对待诉讼双方,真正为当事人解决疑难。并谨言慎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或联想,致影响司法裁判之公信。

虽然目前科技发达突飞猛进,但无可讳言的,人心世道却反而向下沉沦、败坏、堕落,人们为了利益争夺,不惜大动干戈,遇到矛盾冲突,只会怪罪别人。殊不知有得必有失,公道自在人心。该归你所有的,别人拿不走,不该你得的,处心积虑去争夺,也夺不来,纵以不正手段争夺到手,想必也是难以保得住。赛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在得失面前,人们应该有坦然面对的勇气。倘若一味的外求,流弹四射,最后受伤害的可能就是自己。

正大光明 从我做起

有些人妄图干预司法,信口开河、无的放矢,把司法当做政治斗争的祭品,任意践踏抹黑,指摘法官贪赃受贿偏袒蓝绿,种种脱序之言论,都应该止于智者。这些人是否企图影响司法?是否想走后门行贿但不得其门而入?才反过来指摘谩骂?否则,为什么不把这些违法之具体事证提供给相关单位依法究办?

试想:如果没有企图影响司法的人,又何来被影响的结果?没有想送红包的人,何来收红包的人?没有想走后门的人,就算东西南北门通通洞开,司法公正还是安然无恙。那么如果说司法真的不公,是不是与世道人心败坏有关?只要提振社会道德,使人心向上,就能让司法恢复公正。◇(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大陆“南涝北旱” 天为何不照甲子循序?
古金男:歹戏拖棚
古金男:也谈司法人员的操守
首长特别费不宜南北不同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