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凡:本性的选择

林小凡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2月21日讯】从古到今,‘雅’这个字一直以一个褒义的性质而存在。在字典中,‘雅’被解释为‘正确,高尚和美好’。但是‘雅’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变化。

古时有‘雅道’(正道,大道);‘雅人深致’(风雅之人意境深远)的说法。道家也崇尚‘雅’。道家的特点‘清幽淡雅’中有雅的成分存在,可见古人对其推崇程度。在古时‘雅’包含相当部分的道德意义上的高尚。现在的人一旦谈论到‘雅’,马上就会联想到‘文雅’以及表面的一些行为,如人的举止如何地优美及有风度。‘附庸风雅’的说法就是在清代出现的。

与‘雅’所对立的是‘低下’,‘粗俗’等,其中也包括‘嬉皮’。据在线字典的解释,嬉皮士‘蓄长发,穿奇装异服,吸毒,是亚文化群体’。

新唐人圣诞晚会中有一个节目,讲述的是两个穿着嬉皮,表现低下之人,偶入一家庙宇避雨。庙宇漏水,雨水流在佛像之上。因为一念善心,一个将帽子留在佛像之上为其避雨。夜中入梦,神佛大显。在心灵受到极大冲击和震撼后,两人梦醒后开始转变。

神韵艺术团演员们的表演将这两人在未受到震撼前的放纵,低下,及受到震撼后的那种举止趋于的凝重和‘雅’,表现地惟妙惟肖。

从表面上看,那两人的表现由放纵变为‘雅’,这一升华的过程发生得很自然:在思想,心灵受到巨大的冲击后人作出了相应的改变。但是仔细分析的话,人本性的一面也在起著作用。

据加拿大国家邮报12月上旬的报导,现代的神经学对于人类的神经和声音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并无多大的进展。最让现代神经学研究人员感到困惑的是,在外界有很多的杂音,例如蒸汽声,喇叭声。音乐也是声音,但人们自发地喜欢音乐而摒弃杂音。

前不久渥太华公民报的报导称刚刚出生的婴儿能自发地分辩好人和坏人。而根据最近的科研报告,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一段时间后,一个婴儿看到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爬了过来,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好像急切的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

人类从开始以来就是向往美好,知道好坏的,即便是邪恶之徒也是一样。有的人会跟随心中隐约的美好希望而变好,变得高尚,变‘雅’,而有些人则不能。不能的那些人往往是心中知道却做不到或者不愿承认。

12月10日,大纪元有一篇报导:珠海两个杀人犯在法院判决他们死刑的时候,一付不在乎的样子。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是一样。但是当被问到是否会将判决告诉父母时,其中一人的眼圈有点微红,但表情仍然故作轻松。最后他说,要是让他重新选择的话,他不会走上这条路,他没有办法, 只是想为父母和家人过得好。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体验冲击和震撼再作出改变和选择。真正明白的那一瞬体现出来的时候,感觉上往往并不一定会很强烈。(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日本名画家﹕万物皆有善的本性
人生感悟: 以善心感化冷漠
日性格男星阿部宽将与圈外美女结婚
君子比德于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