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态工法整治北县大屯溪 获公共工程金质奖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一日电)台北县三芝乡大屯溪在象神与纳莉台风遭土石流灾害,县府采取生态工法,摒除传统以水泥筑堰堤的方式,以石块堆叠“复式断面”河道,不但让鱼、蟹可以洄流溯溪,也保留河道中的茄苳树,兼顾生态与排洪。这样的工法尊重生态环境,让美丽环境永续,因此获得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质奖。

被称为水中萤火虫的“苦花”(台湾铲颔鱼)一闪一闪的在大屯溪中活动,姑婆芋与野姜花这些本土植物就在河岸湿地旁随风点头。溪边绿意盎然,溪中生机勃勃,很难想像这是遭到七年前象神、六年前纳莉台风重创的三芝乡大屯溪。

县府农业局利用生态工法整治,甚至在施工过程都小心翼翼避免造成生态的二度伤害。

农业局长陈长裕今天推介这一个生态教室,整治后的大屯溪不仅是水土保持的模范教学园地,也是民众休憩踏青的好去处,下游规划可供游客休憩的园地,上游还以石块辟建步道,提供亲子假日亲近自然。

从规划到执行,负责这项生态工法的农业局技士张文清表示,我们人类只是过客,没有权力破坏大自然原有的生态。整治工程以生态理念出发,设计与施作都万分小心,在规划阶段就委托师大教授汪静明调查生态,请台北科技大学教授林镇洋监测水质,北大副教授郑光炎监测土石流。

陈长裕说,以“取石不过底”的原则下,就地取用当时土石流冲刷梯田流下来的块石为砌筑工程原料,石墙的缝隙可以让生物有成长空间。现在,计划复育毛蟹之后在当地放流。

现在,芒草等植被已经覆盖在河堤,加上三芝乡公所在当地实施三年的封溪护鱼,鱼群恢复的数量相当良好。去年底所做的调查发现,鱼体的数量多,体型也明显变大。

有人怀疑,舍弃水泥到底安不安全?这项获得行政院第七届公共工程金质奖特优的生态工法整治工程,从二00三年完工至今,四年来历经多次台风试炼,证实生态工法是兼顾生态与安全,禁得起考验的。张文清也呼吁民众体验生态之美的同时,要减少对当地生态的破坏。

陈长裕表示,台北县有百分之八十八的山坡地,遭遇大雨、水患往往造成河岸冲毁、农地流失,大量的石块堆积河床,不仅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浩劫,也影响民众安全。三芝乡大屯溪以生态工程整治,不仅维护了当地原有的物种,复育的成果也使原有物种数量增加,达成防灾安全及生态维护兼顾的双重目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