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怎能不哭(一)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月13日讯】去年十一月间﹐大陆一位雕塑家在博客上发布了 网路互动作品“孔子哭了﹗”(见图)﹐橡皮泥做成的孔子塑像脸部老泪纵横﹐引发网友间的争论。有些人质疑作者有恶搞孔子之嫌﹐也有不少人认为﹐雕塑像切中时弊﹐借孔子之泪反思现代社会。图片发布后﹐一天多即吸引两万人观看。

“孔子哭了﹗”作者金峰在博客中介绍说﹐这雕塑用橡皮泥制成﹐尺度是185CMX70CMX80CM﹐而橡皮泥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进一步塑形。他还解创作的初衷﹐是试图通过博客的互动方式﹐探寻艺术家与社会交流﹐以及与社会联结的渠道。他希望“孔子哭了﹗”能在常人﹑凡人或更人性的位置上来探讨与理解孔子。作者认为﹐孔子所倡导的儒家理念根本是“仁”﹐仁就是“爱人”﹐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但今天人们对爱的理解是否值得反思呢﹖若反问﹕孔子如果复活﹐对今天的社会现实﹐ 对做人的道理﹐对教育的现状﹐会作何感想。

大多数网友都认同金峰的说法﹐留言说﹕“这作品很好﹐很有意义。他老人家应该哭的﹐为中华文化被摧毁而哭﹐为社会道德沦丧而哭。”“孔圣之所以哭﹐就是因为现在这个无耻的世界﹐已经到了人间地狱一般。”更有网民直指中共为之负责﹕ “孔子哭了﹐女娲哭了﹐盘古哭了﹐三皇五帝哭了﹐共产党要负全责。”“孔子哭了﹐中共党中央笑了。”甚至有人表示﹐孔子活到现在﹐他不懂哭﹐一定会自杀。

总结这种种反应﹐说明人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一句话﹕“痛心疾首”。

事实上﹐说出孔子的哭﹐并不是创见。如果深刻了解“论语”的记述﹐就知道孔子经常会哭。孔子在自述时﹐很少谈到他的个性﹐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孔子﹐大概接近子夏所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严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严。”而子贡的印象﹐认为孔子的性格是“温﹑良﹑恭﹑俭﹑让”。谦谦君子﹐文质彬彬﹐肯定他是一位情感丰富的人。

孔子善于观察大自然﹐经常发生感慨﹐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严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看到颜渊力求上进﹐叹曰﹕“惜乎﹗”为他担心身体。看到伯牛病重﹐则说﹕“命矣乎﹗”认为命不好﹐无可奈何。不仅如此﹐“论语”还记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在这一天哭过﹐他便不再唱歌。由此可以推想﹕

一﹑孔子大概经常哭﹐不在乎让学生看见。如果他一年哭一两次﹐学生无法得出“是日哭﹐则不歌”的结论﹐可推想一个月很可能哭一两次。

二﹑孔子如果这一天哭﹐就不再唱歌。反过来看﹐如果孔子这一天不哭﹐通常他会唱歌。由此可知﹐孔子的生活充满快乐的旋律﹐审美的情调。他的学生向他习诗﹑习乐﹐都要边唱边学。他在周游列国﹐曾经困于陈﹑蔡之间﹐虽然七日以干粮果腹﹐子路不停抱怨﹐他照样“弦歌不辍”。

那我们要问﹐孔子的哭﹐为的是什么﹖皆因为他个人的理想无法实现﹐天下百姓流离失所﹐社会道德败坏等等﹐都可能让他悲从中来。孔子是一位典型的人道主义者﹐ 太多的事情可以让他伤感落泪。“论语”记述最直接的一段是颜渊之死。当时孔子已经七十一岁了﹐眼见最好的弟子先他而死﹐情何以堪。他哭得十分伤心﹐以至别的弟子安慰他不要过于悲恸。他说﹕“如果不为颜渊哭得过度﹐我为谁哭得过度呢﹖”﹐可见孔子的哭既发于真情﹐又合乎常理﹐令人敬爱与感动。(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孔子大厦平价房无须申请费
购买净水器时必须看清楚主机上面是否印着EPA批准文号
新纸币引争议 韩外交官:保留传统文化
【台湾观点】 中共、秦始皇和孔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