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充斥 中国鉴定宝物节目受争议

人气 31
标签:

【大纪元3月11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一日电)据报导,中国大陆多家电视台推出的鉴定宝物节目受到观众欢迎,但节目内容引发诸多争议,其中包括有仿造拙劣的假画被当成真迹估价人民币上百万元等情况。专家说,这类电视节目严重扰乱收藏市场,应加以整顿。

“北京娱乐信报”今天报导,中国书画鉴定家张蔚星表示,收藏鉴宝类电视节目将赝品当成真品的情况非常多。例如有专家在节目中为画家齐白石的一套通景屏估价上百万元,但其实这套通景屏是赝品,画的笔法及款式与齐白石真迹相差甚远。

他说,书画业界认为,七成像的仿造品被称为“高仿”,在市场上可以假乱真,但这套通景屏只有四成像,仿造水准只比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地摊货略强。类似情况将会误导观众,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另外,一幅中国画家吴作人的“牧牛图”在节目中被专家鉴定为真迹,估价二十五万元。后来,吴作人妻子、书画家萧淑芳及萧淑芳的关门弟子画家曲赫东、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法人代表、女婿商玉生认为这幅画是伪作,此事在中国收藏界议论纷纷。

不具名的书画鉴定家表示,另一档艺术品投资类节目去年曾聘请一批南京书画专家担任评审委员。在节目中,一幅署名清朝画家郑板桥的巨幅竹子画被专家团估价达五百万元。但实际上这幅画是赝品,属于高仿级别,非专业鉴定人士难以认清本质。

他说,这幅画正是其中一名评审委员的,这名南京书画家以极低价格从别的城市买来,买时就知道是赝品,却当着亿万电视观众前,把赝品鉴定为真迹。

张蔚星表示,在外行人看来,文物艺术品买卖只存在真伪的风险,但其实投资的都是真迹,也存在巨大的交易风险。他批评,许多鉴宝节目大肆宣扬收藏品能够升值,但从来不说明收藏市场的交易风险。

张蔚星指出,在鉴宝电视节目中亮相的不少收藏品,价格比收藏市场高估二至三倍。电视节目过高估计收藏品价格的做法,干扰市场经济正常秩序,贻害无穷。

中国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节目负责人方书华说,目前文物鉴定界不但赝品泛滥成灾,伪专家也很多。

他认为,伪专家分为几种:一种是不论什么藏品,一律说是假货;一种是不论什么藏品,一律说是真货;还有一类专家声誉卓著、著作等身,“但搞的是纯理论,明明不懂鉴定,还要去搞鉴定”;更有的专家以开证书为荣,以赚钱为目的。如果把这些专家请到电视节目上,就容易出问题。

相关新闻
北京鉴宝电视节目砸烂假宝物引来争议
江祖平演霸气贵妇 自嘲像拍“时装”武侠剧
杨贵媚将登北影颁贡献奖 程予希为入围影片配音
《屋檐下没有烟硝》摘北影国际新导演竞赛大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