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漫谈>序

古道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7日讯】谈到文学创作,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留下的炼字、文学创作时的佳话可谓是层出不穷,又妙趣横生。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信史记载最长和最完整的国家,其浩瀚的历史文字记载不仅为后人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中华神传文化,也给后人在文学创作中留下了一条可供学习、借鉴、传承的路。

孔子述而不作的文化传承精神,圣贤们发愤著作留下的传世文章,神来之笔的画龙点睛,无不点明了“文以载道”这个根本的主题,此道非常道,即是以“道德为本,信仰为尊”的中华神传文化。千载以降,灿然具备,蔚然大观,并以此奠定了“文章,经国之大事”的不朽事业。

然而到了近代,自共产邪灵侵入中国这个最古老的文明古国那时起,其赖以生存的三大基本理论;“无神论”、“进化论”及“暴力革命”的思想就和中华传统文化根本对立,也从这一天起,共产邪灵及其人间的具体实像共产党,通过邪灵附体的方式,在长达八十多年的时间中,不断渗透、破坏、篡改、歪曲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充分的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并集中了古今中外的邪恶之大全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精细的、遍及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共产思维逻辑、话语体系与善恶标准——党文化,妄图全面取代世人头脑中根植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德善念,而使中国的百姓成为可供它任意奴役和驱使的顺民,以维

持其共产邪灵的生存,进而以此为基础输出党文化,毒害全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御用文人、豢养的犬儒,以及根植于党文化的艺术作品成了其助恶为虐的得力工具,通过音乐、戏剧、电影、绘画、文学作品等等形式无孔不入的深入到了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并不能称其为文学创作,因为它已经完全背离了传统的文学创作中追求真、善、美,赞美道德、信仰与光明的基本态度。历史的真实被肆意篡改、嗜血的暴力革命被谎言美化、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被强力颠覆。这一切都给今天的中国人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在此基础上,除了制造出大量的精神鸦片以外,也根本不可能创作出赏心悦目、泽被后世的千古文章。

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并最终遍及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给当今的世界留下了众多的文化艺术瑰宝,西方史学界认为它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文化艺术的复兴。而我们今天谈文学创作,也必然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上的文学创作,是以前人传承的经典为基础,以彻底破除了党文化的思想为载体,以“真、善、忍”为原则来指导的文学创作。

而复兴中华神传文化,从破除共产邪灵的党文化始,任重而道远,每一个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为己任的中国人,都应该从彻底清除自己头脑中党文化的因素开始,坚实的走好这第一步。

大道不孤,有志者事竟成。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共襄盛举。@*(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2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一日电)当年因美丽岛事件入狱七年,考试院长姚嘉文在狱中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七色记”相关文物,已运抵文建会国家台湾文学馆永久收藏;文学馆馆长吴丽珠指出,这部“历史大河小说”印刷成书三百万字,粗估相关手稿将近千万字,对于文学创作过程和文艺心理研究具有高度价值。
  • 温家宝总理在公开场合一再说,希望出大师级人物。《伶人往事》写了一批大师,介绍他们在1949年前成名的道路,和49年后走上了绝路、死路的过程,只要仔细阅读《往事》,稍加思考,就会明白成就大师的道理:文学创作必须有自由。《往事》现在成了禁书,建议总理看一下,说句公道话。
  • 【大纪元3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五日电)九歌出版社今天颁发年度“年度散文奖”、“年度小说奖”、“年度童话奖”;今年散文奖得主廖鸿基代表得奖者致词时提到,这次和小说奖得主夏曼.蓝波安都是以海洋文学创作得奖,在创作作品中,他们从海上看台湾,用一种不同的眼光,看台湾的土地和这土地上的人,很特别。
  •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一段诗仙李白的逸闻,说李白小的时候梦见自己用的笔头上面生出了花,后来果然因此而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妙笔生花,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杰出的文学才能。
  • 太尉张颢敲破山鹊化成的圆石,得一金印;太守孟尝改革弊政,离去的珠蚌又自动返回了。
  • 赵鼎刚强不屈,保国忠心九死不移;朱穆专心攻读,状似痴愚。
  • 赵奢没有因为许历地位低就轻视他,而是谦虚地采纳了许历的建议,所以才能以弱胜强,打败秦军。
  • 王豹善于唱歌,淇水附近的人受他的影响,也擅长唱歌。董狐据实书写史事,不隐瞒作假。
  • 苏秦用锥刺大腿,提醒自己发愤苦读;李勣为姊姊煮粥,不小心烧到胡须。
  • 《三国演义》处处蕴含着古人的天机,只是我们有时会忽略那些东西,认为是迷信。刘备的坐骑叫“的卢”,人人都认为他妨主,以为不详。可是真相却像是龙马,可以腾空。关键时刻救了刘备一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