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庸政大会群英 指南论剑掀高潮

人气: 2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5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二十一日电)政治大学校庆系列活动,今天上午一场由校友─金庸的演讲掀起高潮,商学院国际会议厅一早就挤满了仰慕大学长的学弟、学妹前来参加“金庸会群英─指南论剑”。

政大安排在金庸演讲后开放一百个名额的签书会,许多学生深怕得不到大师的亲笔签名,早上五点半就来排队领号码牌;有人带着爸爸、妈妈年轻时代出版的小说前来;还有人带来已泛黄、不知是前几版的小说要请金庸签名。

金庸一开场即将自己谦称为大师兄,鼓励现场政大的小师弟、小师妹们把握难得的求学阶段,努力上进、用功读书,个人成就有大、有小都不要放弃。

他怀念起当年在重庆仅读三年的政大岁月,感谢政大老师三年的教诲;他说,自己那时算是用功的学生,每天必读一本中文书和几页的英文书;中文读的是资治通鉴。

读累了,就在长板凳上睡午觉,从来不曾跌下来。后来,他写“神雕侠侣”的“小龙女”能睡在绳子上,就是从睡板凳的经验而来。

金庸回忆当年学校生活:听蒋介石演讲,觉得严肃;听孔祥熙演讲,感到风趣;而钱穆演讲,谈中国历史则是丰富博学,但因钱穆先生是无锡人,说话的口音让同学们听不懂,都由他帮忙翻译,大受同学们的欢迎。

当有学生问他:十五部作品,每一部其间的角色性格、人物的爱恨情仇、故事的铺陈都不相同,他是如何安排的?

金庸回答说,“自己不重复自己。”比方说,他写周伯通─老顽童性格,之后,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人物。他谦称,“写到现在,写不出不同的人物来了!”

金庸在演讲中强调,由于他写小说经常触碰到历史、考古等领域,从中他发现:许多事务不要以“汉族”的角度来看,因为历史的发源,有愈来愈多学者、专家的论点认为是在长城以北;外蒙、西伯利亚都和中国有关。

政大文学院院长王文颜担任今天演讲的引言人,他推崇金庸在新闻工作、文学创作和法律、历史、佛学等学术上的成就;他将金庸在政大的三年学习比喻为“闭关练武期”,而政大正是金庸的“洞天宝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