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市每年扑杀流浪动物逾四千只 议员吁改政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方旭台北二十三日电)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投入拯救流浪狗引发关注,台北市议员陈建铭今天呼吁,市府修正流浪动物收容政策,以绝育代替扑杀;动物卫生检验所长严一峰说,受限安置空间不足,每年仍有近五成猫犬遭人道处理,但市府已概编预算,自2008年从动物之家认养动物绝育做起,盼让绝育取代安乐死。

陈建铭也指出,依规定,北市动检所流浪动物收容期为十天,期满无人认养即扑杀;四年下来,共人道处理流浪动物一万六千三百只,每年平均处理逾四千只。

关怀生命协会秘书长释传法则说,台北市经年扑杀流浪狗,但街头流浪动物未减,证明捕杀政策无效,反而制造不必要的漫长杀戮。希望市府了解,绝育比扑杀更便宜,扑杀一条狗的成本超过新台币四千元,绝育手术经费连半数都不到,唯有绝育才是人道的解决之道。

不过严一峰指出,市府基于保护动物、尊重生命立场,推动弃犬处理方案已见成效,目前已有近十四万只家猫犬植入晶片,爱心犬认养率也提高到三成。收容爱心犬数已从六年前的五万五千多头,大幅降低到六千八百多头,低于市民容忍度,显见问题已获相当改善。

陈建铭今天与关怀生命协会召开记者会呼吁,台北市政府彻底修正流浪动物收容政策,“以绝育代替扑杀、以领养代替购买”;他也要求市府编列预算、拿出办法,鼓励民间团体、社区认养,为流浪动物寻找生机。

陈建铭并指出,市府除了应以制度化方法解决流浪动物问题,捕捉流浪动物业务也应整并到动检所处理,结合家犬强制登记,以及收容与捕犬单位合一,杜绝流浪动物产生。

他说,流浪动物一经绝育,不但没有繁植问题,脾气也会转变温和,因此配合家犬强制登记,数量自然会减少,所以政府带头捕捉、结扎、放养,才能让流浪动物生命获得基本关怀与尊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