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正修教授发现全球暖化影响淡水鱼消长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二十九日电)全球暖化,造成气候激烈变动,高雄县正修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方力行研究团队耗费十四年研究发现三民乡楠梓仙溪保育类高身鲴鱼及鲴鱼受全球暖化引发的气候激烈改变,导致栖息地变动,而发生族群消长现象。

正修科大今天为方力行研究团队举办记者会,由校长龚瑞璋主持,方力行与学生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韩侨权、张桂祥、高雄县副县长吴裕文出席。

方力行研究团队自1987年研究楠梓仙溪鱼类生态直到2005年,也使用1990年到2004年雨量资料,分析佐证气候变动。研究团队将楠梓仙溪划分十个调查点,三民乡民生村的一溪是最后一个调查点。每个月调查一次,研究人员潜水调查鱼群。所得鱼群与气候数据资料以电脑分析。

方力行表示,楠梓仙溪从海拔一百公尺到九百公尺,性喜冷水的(鱼固)鱼栖息在海拔八、九百公尺的水域中,高身(鱼固)鱼则栖息在海拔两、三百公尺的水域中,调查期间高身(鱼固)鱼栖息地逐渐往上游延伸,占领(鱼固)鱼栖息地,原因不是大家预期的全球暖化造成水温升高,因过去一百年气温只上升摄氏一度,团队研究期间温度只上升零点四度,水温变化更低,应不致于造成鱼种如此明确分布。

他表示,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去十五年来,侵袭台湾的台风较往年大,每次台风侵袭后,鲴鱼数量变少,高身鲴鱼变多。强烈台风对高海拔鱼类栖息地的破坏大于低海拔鱼类栖息地,台风频率高,强度高,自然恢复力量跟不上,对栖息地破坏难以弭平。

他表示,全球暖化虽然还不致于造成水温增高到足以威胁某种鱼类生存,但气温变化造成的激烈气候破坏生物栖息环境,而对不同环境影响的差异,又改变物种间原来存在的微妙平衡关系。在全球暖化时,生物变动速度远超过大家原本预期的温度变化速度,保育政策没有原先预期的有那么多缓冲时间。政府的保育政策应配合。

他表示,全球暖化导致气候变化激烈,改变生物栖地敏感度,栖地改变影响生物变动或灭绝。栖息高海拔水域的鲴鱼因栖息地遭破坏而族群减少,下游高身(鱼固)鱼因栖息地破坏小,且恢复快,因此族群逐渐壮大而侵入上游水域。  

韩侨权表示,研究团队调查楠梓仙溪鱼类资源,前十年高海拔水域没有发现高身鲴鱼,高身鲴鱼最高只出现在第五、第六处调查点水域,五、六年前海拔最高也是最后调查点一溪出现高身鲴鱼,且愈来愈多。

他表示,台风侵袭过后,鲴鱼族群约恢复两、三成,下游的高身鲴鱼恢复八成,愈来愈成为竞争物种。

方力行研究团队耗费十四年的调查研究汇整成“全球暖化对台湾高山溪流鱼类生存影响”,将刊登在最近出版的国际知名淡水鱼生态专业期刊上(Ecology of Freshwater Fish)。

由于接到美商诠宏空调公司赞助,这项研究将继续进行三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