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夫妻 理财组合各异 规划美满家庭

标签: ,

【大纪元6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田裕斌台北十六日电)家庭理财有时比个人理财更重要,银行业者表示,无论属于社会、家庭生活新手的“新人夫妻”,社会中流砥柱的“中坚夫妇”,或是收入宽裕的“熟龄佳偶”,都需依个人经济状况,以投资搭配保障来安排符合新家庭需求的理财计划,才能让家庭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根据行政院主计处公布“94年台湾地区家庭收支调查”,夫妻年龄在20至30岁的家庭,平均月收入约为新台币 8万3453元,对于这些职业生涯刚起步且不确定性高的“新人夫妻”,银行业者建议,理财应着重“拒绝不必要开销,存妥家庭第一桶金”,以因应未来生育子女或工作变动时所需的开销。

举例来说,传统成家观念要买房子及车子,但新人如果居住在交通便利的城市,可用捷运、公车代步,节省下来的车贷、油钱、租车位、保养等费用,即可作为理财资金,假设每个月可多省下 1万5000元,以定期定额基金投资全球股市,年投资报酬 15%为例,累积 3年将可增加约67万4751元的小财富。

在保险保障方面,许多“新人夫妻”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以“双十法则”的10倍年收入作为保额,保费压力会很沉重,但“新人夫妻”也不要因此延后投保时机,可先检视自我经济能力调整保额目标,至少先以“三到五倍年收入加负债”来衡量应有总寿险保额,若不幸遇到突发风险时,还有 3到 5年的缓冲时间让家庭经济无虞,等经济条件转佳后,再增加保额比例。

其中,受薪族婚后可询问所属公司,员工配偶与子女能享有的团保服务有那些项目,因为公司团保是以公司团体议价,保费比个人保险优惠。

对于夫妻年龄30至40岁,平均月收入约10万元的“中坚夫妇”,银行业者则认为,在收入渐丰、需求趋于多元的情况下,理财着重“多元目标、分项管理”,建议先试算“子女养育”与“养老退休”等目标分别需要多少资金,每个月再分配资金以确保圆满达成各项目标,同时最好提早投入资金进行养老规划。

举例来说,在35岁时,夫妻每月提拨 1万元进行退休理财,以年报酬率 10%为例,累积到60岁退休,可获得约1200万元的养老金,如果等到10年后45岁才开始为退休投资,即使每个月投资金额提高一倍到 2万元,到60岁仍难以累积到1000万元。

而“中坚夫妇”在收入较佳的情况下,保额也建议以年收入10至15倍作为规划基础,可先向寿险顾问确认自己的保单是否在每 3年或 5年、结婚或生子时享有“保额增加权”,可按原保单额度增加 20%至 25%,对客户的好处在于保险公司是按照原投保年龄计算加码费用,而且只计算增额后的保单价值准备金来要求缴交费用,每单位保额所缴保费比重新购买更划算。

此外,年龄在40岁以上,平均月收入10万元以上的“熟龄佳偶”,理财应着重“退休规划”,这个阶段不论是否有生育子女的计划,对退休规划都影响重大。假设45岁生子女,到60岁时,子女仍在国中就读,意味退休后还有 7至 9年的时间需支付子女教育与生活费用,因此在累积退休养老金时,需考量每月应有多少养老金才足以同时支付夫妻生活费与子女教养费。如果夫妻计划不生育,则应考量日后年龄增长时,需要加强医疗险与看护险的保障,才能应付幸福生活所需。

相关新闻
调理体质好“孕”到 
博硕士夫妻   婚姻学分不及格
学会理财 只需一个习惯
王文洋提产业新愿景建言 1年内振兴台湾经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