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升温 俄欲开通“北冰洋丝绸之路”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月12日讯】(亚洲时报 Alan Boyd悉尼撰文/晏阳译) 随着全球气候升温,北冰洋一条水道,即俄罗斯和挪威北端的“东北通道”(Northeast Passage)正在融解。如果通航的话,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航程也许可缩短数周。上周,俄罗斯利用迷你型潜艇的机械臂,在这条水道附近冰层下4261米的海底,插下一面钛制的俄罗斯国旗,随即在亚洲航运界引起了震动。

莫斯科先前已表示,它想将它已控制的北冰洋领土,再扩展到北极。北极的面积相当于半个西欧,这一声明随即在相关国家中,引起众多尚未解决的法律和商业问题。

事后,俄罗斯官方报章《俄罗斯报》毫不回避地宣称,这一行动将在北冰洋掀起一轮石油热,并预示着“新一轮重新分配世界的开端”。

上述声明虽然有夸大之嫌,但亚洲船运界早已在评估这条航道对船运服务的巨大影响。这条更直接的海路,可能将亚洲与其主要西方市场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1/3,并使船运成本大大减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东北通道”和北冰洋的第二条通道,即加拿大北端的“西北通道”(Northwest Passage),可能在5至8年里可以通航。目前,只有破冰船和其他船体加固的船只,才能通过这些航道。自1980年代中期起,约有50艘船只曾通过北冰洋航道,其中大多是在夏季。

这两条北冰洋航通,可能成为多个世纪来世人梦想的海上“丝绸之路”。然而,也许在真正通航之前,它们就会为经济冒险政策和19世纪式的殖民主义所破坏。

一般相信,北冰洋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及其他矿产。随着那里冰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解,俄罗斯和加拿大都在采取行动,捍卫它们对北冰洋荒原的领土主权。

在过去50年里,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了3-4摄氏度,足以使该地区的冰层覆盖率减少1/3,也就是说使该地区的冰层覆盖面积减少约200万平方公里。冰层的厚度,也在以同样的速度下降。

早在2001年美国海军就预测说,在5年后从阿拉斯加北海岸、经加拿大的北冰洋群岛、延伸到大西洋的“西北通道”,应该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商业通航时间。

后来,由于不可预测的洋流以及巨大的技术障碍,包括缺乏港口及其他基础设施等,上述预测证明过于乐观了。于是,关注北冰洋航道的焦点转向了俄罗斯,那里的气候状况更容易预测,冰层融解得也更快。

数十年来,俄罗斯一直在不动声色地为开通东北海峡做准备工作,包括投资研发抗冰油轮、绘制港口蓝图,甚至是部署庞大的浮动码头。而且还有另一重要区别:与渥太华不同,莫斯科一直在积极开发北冰洋航道的商业潜力。

加拿大完全限制进入构成其北冰洋领土的1.9万个岛屿、礁石等,并在1973年宣布,这条1450公里的通道为内部水道。

根据《国际海洋法》,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美国和丹麦这5个北极国家,可在北冰洋拥有200海里的领海。而且如果它们能证明它们的大陆架在地理上与北冰洋海床相连的话,它们还可提出更多的主权要求。俄罗斯在2001年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另外,声称对格陵兰岛附近的汉斯岛(Hans Island)拥有主权的丹麦,预计也会这么做。

俄罗斯和加拿大声称它们各自的通道为内部水道,并声称冰层覆盖区需要特别保护,因为它们在环境上很敏感。

一旦冰层消失,而且它们的大陆架与海床的联系变得更不明显的话,两国的主权要求将受到严重考验。欧洲国家和美国表示,它们将努力把这两条通道确定为国际海峡。

这两条通道涉及重大的经济利益。除了开采权外,任何控制通道的国家将拥有强大的法律理据,向过往船只收取过境费、维修费、环保费甚至安全保证费。

苏伊士运河每年的收费收入,就约为40亿美元;至于巴拿马运河,则年收15亿美元。北冰洋通道所产生的收入可能更大,因为它们不会碰到人工运河所面对的后勤障碍。

巴拿马运河的一些限制,就令现时船运公司不满,包括通行速度慢、大型船只不能通航等(这些大型船只不得不走一条更漫长、更危险的航道)。船运公司也对两条运河的管理不满,特别是巴拿马运动,政局动荡可能令航运中断,这情况一直是船运公司无法克服的风险。

然而,船运公司及其客户要是走北冰洋的“西北通道”的话,也将面临很多问题,例如要投入大量资金建造更坚固的船只,并要支付更高的保险费。即便冰层融化后,这条航道仍非常危险,因为那里的水流非常不规则。

魁北克大学(University of Quebec)的研究员发现,浮冰构成的威胁,再加上可能征收的过境费,将会抵消航程缩短产生的许多好处。

假设货轮的每天租用成本为3万美元,航行速度为22节,每吨货物的燃料成本170美元,那么从鹿特丹经“西北通道”到上海这条航线,比途径苏伊士运河的成本少59万美元,当然前提是加拿大没有征收过境费。

但加上相关收费、考虑到浮冰造成的更高的保险费、需要更昂贵的(因此也是更希缺的)船只以及运输速度下降,如果考虑到上述因素,那么“西北通道”航路要比苏伊士运河航路的成本高119.1万美元。而且,“西北通道”只能在夏季通航,其余时间船运公司仍要走另一条航道。考虑到这种经营方式的成本,“西北通道”航路与苏伊士运河航路之间的成本差距会更大。

加拿大目前只有一项自愿注册计划,规定严格遵守某些条件的船只,才可走北冰洋航道,例如船体必须是双层的船只。

虽然船运界人士认为加拿大不会长期关闭“西北通道”,但领土要求引起了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有人甚至主张加拿大海军,对“侵入”船只进行登船检查,并建立一支武装破冰船舰队。

于是,所有目光转向了俄罗斯的通道。该国也许会无条件地向商业船运开放水域。它已经具备了一项商业优势:加拿大航路较为接近北极,即使在“大融解”后,仍会受到致命浮冰的影响,相比下俄罗斯航路的洋流温度较高,能完全融化浮冰。

只要石油价格急剧上升,或货运船只供应减少,船运业就会考虑走北冰洋的东北航道。日本在相关项目上,已投入大量研究经费,中国、南韩、英国和南非也一直在建造船体加固的船只。

由于莫斯科也自知其法律地位并不牢固,它很可能将过境费维持在相当合理的水平,而且愿意提供基础设施。拟议中的计划,类似俄罗斯在繁忙的“北海航路”(Northern Sea Route)的收费,即冬季通航时的收费,会较夏季大幅提高3倍。

一直在关注事态发展的外交官表示,莫斯科可能是这样估计的:巨大的商业利益,将会超越主权问题引起的不快。但时日经已不多。问题是,新的全球市场,是否会在北冰洋的冰层破裂之前被打开。(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俄罗斯探险队出海争取北冰洋矿藏
俄罗斯北极探险争主权引发争议
加拿大不满俄罗斯插旗北极
冯德莱恩获提名连任欧委会主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