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海科中心”庆生 拟扩大研究规模与南韩同水平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十日电)国科会今天发表“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十周年成果”,包括曾空难协寻、在国际刊物发表研究,海科中心今年也改制在国研院下。国研院董事长赖义雄说,台湾是海洋国,对海洋了解却甚少,将推动研发预算扩编,至少与南韩同水平。

国科会为落实第五次“全国科学技术会议”中的“海洋科技—以科技调查、开发与保护海洋环境”目标,1997年8月1日结合台湾大学、中山大学与海洋大学成立“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国科会表示,至今已建置8个各具特殊功能且相互关联的实验室。其中“碳通量实验室”及“南海时间序列实验室”在南海建立观测站,已受国际认同为少数“时间序列测站”之一,曾发表数十篇相关论文及报告,对全球碳循环与变迁的研究有所贡献。

“物理”及“化学实验室”进行台湾海域全面性联合观测计划,建立的数值模式除可应用在淡水河口的水文及污染研究外,还可提供海潮资讯,帮助预报研究。

“岩心资料库”负责保存台湾近年参与重要国际合作计划所取得的岩心标本,提供台湾古海洋学者宝贵的地质研究素材,提升台湾在国际上的分析能力与名声。

“沉积物实验室”以锚碇“沉积物收集器”作为海陆二端沉积物研究的桥梁,同时支援台湾大型整合型计划研究。“海洋资料库”收集船测资料所建立的台湾周边海域地形、温盐及地球物理等资料集,每年为军方与国际提供资讯,亦获先进国家认同。

“海洋资料库”与“卫星资料接收站”的结合,可弥补实测资料的不足,并使遥测资料更具实用性。

10年来,海科中心也曾帮助2002年华航空难事件搜寻,联合学术界研究船及农委会水试一号进行现场探测、资讯预报,提供量测、搜寻、潜水、打捞作业等实质贡献,飞安会亦直接在复兴空难事件中赋予海科中心执行搜寻任务。并编纂“21世纪台湾海洋”,成为国、高中生热门参考书。

赖义雄强调,对照他在国际执行研究方案动辄新台币数十或上百亿元的规模,台湾海洋资源大过陆地,一年合计各单位预算却仅6亿元,他主张海科中心未来要扩大研究规模,希望上百位研究员群策群力达成,未来一年至少与南韩(43亿元)同水平,才不会让台湾海洋国浪得虚名。

评论